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京城名医杨水祥心脏病患者的救护神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1-26

他——深知生命的脆弱和患者的痛苦。

他——痛病人之所痛、急病人之所急。

他——励志做一位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医生。

所谓“大医”,皆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恻隐之心。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病科主任医师杨水祥就是这样一位大医精诚的医者。

坚持:从京城到石家庄,为患者健康“护航”

从踏上医学之路的第一天起,杨水祥就抱定了要成为一名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医生的信念。从医多年,经他手治愈的疑难危重病人不计其数。本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原则,以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赞扬和信赖。

年底,杨水祥作为学科带头医院任心内科主任。上任后,他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心内科不懈努力。为了心内科的发展,他几乎放弃一切休息时间,不管是节假日、周末,还是夜里,在病房里你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经过几年的努力,医院心内科,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使该学科在学术界、北京市和周围群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年的“京城名医”评选中,他脱颖而出,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健康守护神。

正当他医学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他却接受了医院的邀请。对于为什么来石家庄工作,他这样回答。由于对介入治疗的认识不足,以及相关领域专业医生的缺乏,在石家庄像房颤射频消融等介入的开展并不多,许多有需求的患者不得不远赴北京求医。“许多病人凌晨两三点就去排队挂号。”杨水祥颇为感慨,新的技术是为了病患服务,如果一项技术有治疗效果,却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够、开展不充分而使得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医治,那么这技术的实效又怎么发挥?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来到石家庄。

专注:创新房颤消融术,提高患者术后效果

致力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特别是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及介入诊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危重病的救治,是杨水祥多年来工作的核心;作为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杨水祥紧盯医学前沿技术的攻关。“我们做的较多的是三腔起搏器置入。”谈起自己的专业,杨水祥一脸自豪,严重心衰安装三腔起搏器,可以促使心脏的同步收缩,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效果要好于吃药。三腔起搏器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各植入一根电极导线,通过合理设置三根电极导线的起搏顺序和时间,使衰竭的心脏肌肉重新协调收缩,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经过探索总结,现在我们右房右室均采取螺旋电极,左室电极也采取了新的置入方法,不仅操作更方便,也较好地解决了电极脱位的问题;同时,尽量将电极置于右室后间隔、希氏束等部位,能更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并可减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对于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更是如此。杨水祥表示,房颤射频消融较为普遍的方法是“环肺静脉隔离”,即环绕肺静脉根部前庭部位进行射频消融,“烧”掉可能导致房颤的电流,并阻断来自肺静脉的异常电位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但环肺静脉隔离术并未进行个体化治疗,这自然就会使该方法的成功率受到影响。

事实上,受多因素影响,心房纤维化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纤维化疤痕区域,而电流在这些疤痕内的传导缓慢,待传出后心房已恢复不应期,电流就会绕着疤痕“转动”。心房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疤痕,就会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围绕疤痕“转动”的电流,这些“转动”的电流实质上就构成了“子波”。电流相互影响,导致了心房内电流的异常传导及紊乱,就引起了房颤。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杨水祥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即结合“疤痕驱动”理论的“疤痕隔离术”。

杨水祥表示,疤痕隔离术是从房颤的病理机制出发,针对具体的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因人而异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样的治疗,成功率自然就会高一些,复发率自然会少。

警惕:房颤是引起脑梗塞的重要因素,越早治疗越好

“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方法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很有帮助,尤其是房颤,更是要尽早进行相关治疗。”杨水祥表示,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发生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频率可达次/分,从而可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或眩晕等症状,但也有患者并无明显不适,因此也使得许多患者忽视了对疾病的重视,往往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才来看病。“甚至有的医生对房颤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经常可以听见医生对房颤患者说,‘还不算太严重,先休息休息吃点药,观察观察再说’。然而,实际上房颤是最不能拖的。”

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曾经就接诊过一位患者,不明原因的脚疼,一问病史有房颤,我们就想到是房颤引起的血栓导致的小血管栓塞,若血栓到了脑部,就可导致脑栓塞,临床上大约有15%~20%的缺血性脑卒中即由房颤所致。”对此,杨水祥提醒,越早治疗房颤,才能更好地避免脑卒中等危险的发生。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推荐射频消融。“为了让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避免迁延加重病情,我们特别在科内成立了心律失常房颤绿色通道,力争为更多需要救助的病人带来生的希望。”

提醒:预防心血管疾病,树立良好生活方式很重要

“房颤也好,心衰也好,或者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我们都提倡早防早治,而且重点还是在于早期预防。”杨水祥表示,任何时候,防病都是第一位的,只有将预防做到前面,才会真正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疾病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以心血管疾病为例,预防首先要做到注意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避免像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致病危险因素,真正从源头上阻断心衰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我们古人讲‘上医治未病’,最好的医生不是说治好了多少病人,而是看是否教给大家有效的防病措施、指导大家防病保健,我认为这是我们医疗发展的未来方向,我自身也在为此做着努力。”杨水祥表示。

医院后,基于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认可与深入研究,他组织成立了“心律失常-房颤诊疗中心”,不仅承担着为患者进行诊疗的工作,而且还联合周边各县市的相关科室医生,定期举办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通过对复杂病例的讨论指导,来提高年轻医生的治疗水平。坚持定期走入社区,为居民进行义诊,宣讲健康防病知识,指导居民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是全社会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所以,从我做起是一个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杨水祥坚定地说。

■文/本报记者陈雪通讯员李宗海

小贴士

杨水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病科主任、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会慢病与交叉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名医专家委员会心内科专业组副主任委员、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及心脏交叉学科论坛大会执行主席、国家、项目评审专家、京城名医。

■业务专长:擅长心律失常-房颤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衰心脏再同步化及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等技术。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近年来注重房颤的组学研究和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