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病的重要依据。现在,医院心电图检查设备的12导心电采集盒,一台与之相连的iPad设备,社区医生只需在患者身上固定部位贴上采集心电信息的“片片”,一分钟内,患者的心电医院的心电网络中心,医院的专家通过心电网络中心的设备或者是下载到手机上的APP,无论身处何处,也能快速甚至在一分钟内,将心电图的诊医院,并指导基层医生用药,该溶栓的溶栓,该转运的转运,医院心电医生的缺失而贻误病情了。
记者了解到,包头市卫计委已在我市5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铺设了这样的心电信息采集设备,我市已有4家医院开通了心电网络中心。11月10日,包头医院召开包头市社区基层医生心电网络培训会议,旨在提高基层医生的心电诊断能力,为广大基层患者服务。
基层医生心电网络培训意义重大▲包头市基层医生心电网络培训会会场
为提升基层医生对胸痛患者的识别救治及及时转运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11月10日,由包头市卫计委主办,医院承办的包头市基层医生心电网络培训会在医院召开,来自东河区周边60余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苏木乡镇卫生院的相关领导和基层医生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医院心内科主任石运生主持。
▲医院副院长薄建华致欢迎词
会上,医院副院长薄建华介绍了心内科的学科建设情况。医院医院一起成立的科室,经过6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专业范围广、技术水平高、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医院重点临床科室。薄建华表示,医疗卫生信息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新时期的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运用医疗信息化技术强化自身的诊疗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此次培训为基层医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大家应认真学习,加强业务联系,为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赵兴胜讲话。
会上,医院副院长赵兴胜表示,包头市卫计委开展基层医生的心电网络培训意义重大。首先,对医改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医改的重点是强基层,强基层不仅要加强基层的基础建设,更重要的是增强基层的技术水平。也只有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其次,基层医生心电网络的培训,医院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的建设步伐。赵兴胜强调,心电是心内科医生最关键、最主要、也是最基础的技术,包括心律失常的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心电图是不可或缺的。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心电图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基层医生应运用好这一技术,医院医生的诊断让更多基层心梗患者得到救治。
▲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吴云教授讲课
▲认真听讲
会上,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医主任赵兴胜教授、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吴云教授、内医院单鸿伟教授向基层医生分享了《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胸痛中心建设培训》的学术讲座;北京医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涛介绍了《网络心电建设的意义及优势》;医院心内科医生李研辰讲解了《胸痛鉴别诊断》。讲座的过程中,基层医生们认真聆听,做笔记,拍课件,大家表示,这样的培训对于基层医生来讲非常有意义。
医院签属心电网络中心协议▲参观心电网络中心
▲签署协议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医院心电网络中心。现场,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心电网络中心签属合作协议。
医院心内科主任石运生表示,医院签心电网络属合作协议,是为了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医院胸痛中心、心电网络中心将医院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供心电图诊断服务、远程会诊服务,甚至亲自到院会诊,并免费接受基层医生来院进修、培训。
急救演练,传输真的很简单▲急诊医生在救护车里接收心电网络中心传回的心电图诊断结果
▲患者回院
▲患者进入导管室,实施急诊PCI手术。
当天下午,一场胸痛急救演练在医院上演。与会人员观看了演练。
下午2点整,急诊科抢救室主班护士接到指挥中心“某小区一患者持续胸痛大汗,请马上派车过来。”
接到主班护士的通知后,急诊科大夫靳丽萍、护士长杨彦君即刻出诊。到达患者家中后,靳医生马上评估患者,护士长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做心电图、测血压等一系列检查。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护士执行医嘱,迅速建立液体通路,采血。医生迅速将心电图通过网络传输到院内心电网络中心,并紧急转运患者回院。正在心电网络中心的心内科副主任董茂盛,及时将诊断结果传输回去。
在急救车上,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给予多功能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医生和患者家属交代急诊PCI的意义。
医院后,分诊护士已备好抢救床,将患者接诊到抢救室。心内科医生张波和史哲已经到场,为患者做完检查后,再次向患者家属交代急诊PCI的意义,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急诊护士做术前准备,护送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导管室大夫徐泽文迅准备就续,与内心科一上进心为患者实施PCI支架植入手术,开通患者的血管。
从患者入院到进入导管室开通血管,用时不到30分钟。
▲与心电采集装置连接的iPad,可将心电图信息传回心电网络中心。
云网络心电的开发者,中国医学救援学会保险分会常务理事、北京谷山丰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医有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涛介绍说,他们在全国许多地区推广了心电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基层医生只要学会做心电图即可实现即时的信息传输。“我们的设备是一个很小的采集盒,和医院的诊断级心电图一样,为十二导传送,护士只要学会贴片的位置,就可以完成心电图的检查。”唐涛介绍说,心电信息采集完成后,与之相连的iPad会即时将心医院的心电网络中心,心电网络中心的医生会及时将诊断结果传输回来。“即使医生下班了,通过下载到手机上的APP,也可以实现即时的诊断和传输。”唐涛说,目前,他们与包头市4家医院建立了心电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医院的心电网络中心是唯一与胸痛中心结合的,为胸痛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患者从入院到进入导管室做PCI治疗,只需10分钟。
据了解,包头市卫计委已为我市5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了心电采集和传输设备,对于缺医院来说,只需几医院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指导,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遗憾的是,目前这些设备的使用情况不太理想,只有少数基层机构能很好地利用这一信息化平台。”唐涛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心电诊断意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包晚健康记者沈建梅摄影报道编辑刘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