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编和大家一起简单认识了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和过程,揭开了房颤导管消融神秘的面纱。那么问题来了:虽然只是个微创手术,但导管消融毕竟是有创操作,患者需要承担的风险是什么?必须做吗?值得做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聊一聊房颤导管消融的性价比。
性价比,顾名思义,就是房颤消融的获益与风险。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想获益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我们就要充分衡量手术的“性价比”,从而做出最佳选择,让咱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相信通过我们的介绍,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房颤消融的过程(参看本平台年11月24日推送的“浅谈房颤射频消融术”),小编就在此基础上先来说说房颤导管消融的相关“风险”吧。
房颤导管消融的风险最主要来自于消融相关的并发症。所谓并发症,指的是诊疗过程中,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与该过程相关的另一种疾病的发生。之所以出现并发症,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虽然我们大体的解剖构造相似,但依然存在着各种变异,这种变异使得一小部分人的生理构造不同于大众,因此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不同的人对治疗的反应不同。房颤导管消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上台,我们要穿刺血管送入操作导管。一般手术完成后,穿刺处通过压迫制动可以愈合,但在穿刺时、拔出导管或伤口愈合前可能会有少量血液渗出扩散至皮肤下,因此术后可能出现皮下瘀斑(皮肤变紫),这是正常现象,但比较严重的渗血会在穿刺处形成血肿。我们需要穿刺的血管叫做股静脉,即所谓的长在大腿根儿的深部静脉血管。股静脉的兄弟是股动脉,正常情况下俩人肩并肩。在穿刺过程中如果损伤到股动脉(如解剖位置变异),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大,不易止血,出血会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有搏动性的包块,我们称之为假性动脉瘤。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的疼痛。另一种情况是动脉静脉之间穿通,叫做动静脉瘘,这种情况下,血液不断由动脉经瘘管流入静脉,也可以出现穿刺处的疼痛。这些情况是导管消融最常见的并发症了,我们叫做血管并发症,但发生率也只有2~4%。一般通过卧床制动、局部压迫止血之后可以缓解,不必担心。因此,建议患者射频术后按要求卧床制动,不要提前活动或下地,术后早期穿刺处尽量不要用力,避免用力下蹲、提重物等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
接下来,我们需要穿刺房间隔,将导管送入左心房中进行操作。由于心脏解剖关系复杂,变异性大,因此在穿刺间隔的过程中有可能刺破心脏。此外,由于心脏各个部分厚薄不同,在射频放电消融过程中,能量可能使心房壁破损。心脏外面有一个叫做心包的结构,仿佛一个把心脏套起来的密封口袋。心脏壁一旦破损,心脏里面的血液就会从破口流入“口袋”。由于血液排不出去,积压在“口袋”中会压迫心脏,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和功能。因此患者会突然出现喘憋,伴随血压明显下降,甚至意识丧失。这种情况称为心脏压塞,是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是发生率只有1%左右。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需要立即终止介入操作进行抢救,措施为心包穿刺(即将套着心脏的“口袋”刺破,将血液释放出来,去除对心脏的挤压)。由于射频损伤造成的心房壁破口一般较小,多数破口能自行愈合,将口袋中的出血引流后患者也会恢复。极少数患者心脏压塞较为严重,单纯通过心包穿刺引流无法解除,需进行外科开胸手术进行修复。为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介入医生的操作过程会格外小心,精准把控每个消融点放电的温度和时间,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因此,患者术后如有憋气、胸部压迫感等不适需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我们已经知道,消融主要在肺静脉开口附近进行。消融过程实质上是通过高温使局部心肌坏死,形成瘢痕而阻碍异常的电传导。皮肤在形成疤痕时会发生挛缩、褶皱,心脏也是一样的,因此消融可能造成肺静脉狭窄。这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肺静脉狭窄时阻碍了肺里的血液流向心脏,导致肺淤血,患者可以出现气短、咳嗽、咯血等症状。同样不用太担心,每个人一般都有4条肺静脉,未发生狭窄的肺静脉可以起到代偿作用,所以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
左心房的后方紧邻食管,如果消融损伤发生于此处,造成心房与食管连通,称为心房食管瘘,是消融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了,但是这个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仅小于0.1%。到目前为止小编参与的手术中还没有发生过该类并发症。心房食管瘘可出现于术后1~4周,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菌血症及脑梗。发现后需抗感染并尽快外科手术治疗。抑制胃酸的药物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建议术后要服用2~4周。
最后一类不得不提的风险就是血栓栓塞了。我们知道,血管破损时破损处可以形成血栓以利止血。此外,人体的血液在封闭的血管内流动,血液中的成分一旦接触到外界物质就会启动血栓形成过程。导管消融术属于介入操作,需要将导管沿血管送入体内,消融时心脏内部表面也会形成创面,因此有形成微小血栓的风险。此外,部分患者在消融前左心房可能已经形成血栓,可以通过食道超声进行检查,虽然该检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心房血栓,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发现所有血栓。无论介入相关的微小血栓还是心房中由于房颤形成的血栓,在操作时均有脱落可能。脱落的血栓沿血流移动,可以堵塞与自己大小相当的血管,造成栓塞。最严重的情况是血栓堵塞脑血管发生脑栓塞,但是发生率也不足1%。患者可以出现头晕、头痛、单侧肢体无力、口齿不清等表现。如果阻塞血管较小或阻塞时间较短(栓子自溶),患者可无不适或症状自行消失,不留后遗症。仅有极少数患者脑栓塞严重,脑梗死面积大,甚至留有后遗症。因此,房颤消融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要进行抗凝。
小编在这里列举了房颤导管消融的主要并发症。听起来有点儿可怕,但其实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低,在有经验的中心则会更低,并且我们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请大家不必担心,目前房颤导管消融不仅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房颤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介入技术。欲知房颤导管消融的获益,且听下回分解。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赞赏
人赞赏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