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1例63岁女性患者,因“阵发性房颤”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下午约17:00,手术刚刚过半。此时,在导管室大门外焦急等待的患者丈夫(65岁)突发黑矇,随即意识丧失倒地。
我院导管室距急诊室很近,护士闻讯赶来,立即呼叫患者并检查呼吸、脉搏,证实无反应,无脉搏呼吸后,在持续胸外按压下,2分钟内转运至急诊抢救室。心电监护提示室颤,予以J非同步除颤一次,成功。
图1急诊除颤仪除颤后,记录示室颤
迅速建立高级气道和中心静脉通路,患者血压/68mmHg,心率次/分,律不齐,机械通气SpO%,CVP6cmH2O。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提示房颤律,前壁V3-V6导联ST段压低,QT间期ms。
图2复苏后即刻心电图,房颤律,前壁导联广泛ST段压低,T波倒置(患者意识尚未恢复,亦未用镇静剂,干扰大)
图3复苏成功10分钟后心电图,房颤律,前壁导联ST-T改变较前好转
向家属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有“高血压,心房颤动”十余年,一年前曾患“心肌梗死”,于外院行PCI术。立即电话联系外院了解到该患者造影情况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狭窄50%,回旋支狭窄95%(罪犯血管),右冠CTO。当时行回旋支PCI成功,尝试右冠PCI未成功。
复查心电图,患者ST段有所回升。此时患者自主呼吸已恢复,予脱离呼吸机。此时需要对患者室颤的可能原因进行简单排列分析:1.急性冠脉综合征;2.致心律失常的结构性心脏病(缺血性/非缺血性);3.离子通道病;4.肺栓塞和其他缺氧性疾病;5.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
结合患者病史,考虑ACS为第一可能,陈旧心梗和心功能不全相关瘢痕性室颤亦有可能。急查血电解质、肌钙蛋白和D二聚体后,转运至导管室行紧急冠脉造影,此时房颤手术刚结束,由同一团队行冠脉造影,结果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斑块,狭窄60%,回旋支原支架通畅,远段向右冠提供侧枝,右冠中段CTO,远段接受自身及LCX侧支显影。
图4-图6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原支架通畅,前降支临界斑块,右冠CTO,不支持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造影表现
根据此前了解的病史,诊断ACS证据不足,考虑为梗死后瘢痕相关室性心律失常所致,转运CCU监护。查肌钙蛋白0.ng/ml:D二聚体:11.13,电解质:钾3.7mmol/L,钠mmol/L,钙2.28mmol/L,血气分析pH7.,PaO.6kPa,SaO.8%。
当夜18:00-22:00间,患者反复发生多形室速共5次,予以美托洛尔mg分次口服对抗交感神经兴奋,胺碘酮mg,硫酸镁5g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至次日晨已无再次发作,患者血压/72mmHg,心率70次/分,SaO2%,自主呼吸良好。拔除口插管,予以胺碘酮mg/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d口服,预防心律失常;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未再发室速室颤。
图7患者当晚反复发生多形性室速,可自行转复
患者稳定后行超声心动图提示:LA48mm,Ao33mm,LVIDd56mm,左室后壁二尖瓣水平以下收缩活动减弱至消失,LVEF46%,右房、右室及肺动脉未见异常。随访心电图、心肌标志物无动态演变趋势。
一周后,局麻下植入ICD一台,手术顺利,术后抗凝药物改为华法林,一周拆线出院,给予胺碘酮mg/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d长期口服,随访至今,未发生电击事件。
心得体会此患者诊疗中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1.面对院内心脏骤停,无分患者和家属,抢救须同样积极,时间第一,应迅速启动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程序,包括尽早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尽快除颤,尽快建立高级气道,尽快评估生命体征和寻找可能影响复苏效果的临床合并症。
2.电风暴的定义: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
3.器质性心脏病是电风暴最常见的病因,在ACS中的发生率为最高。在室颤患者中,疑似ACS引起者,应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术,准备早期血运重建。
4.电风暴的诱因除急性缺血事件外,还包括强烈的精神应激,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窘迫,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对于心梗后患者,曾发生过单形性室速,LVEF35%,肾功能不全和β阻滞剂使用不足是电风暴的预测因素。追问病史,该患者近期未使用β阻滞剂,休息亦不佳,室颤阈值降低。在等待亲人手术过程中情绪紧张焦虑,可能是电风暴发生的主要诱因。对于心梗后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应注意评估ICD的指征,β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切不可停药。
5.电风暴的药物治疗包括β阻滞剂,胺碘酮,索他洛尔,利多卡因,维纳卡兰等,其中对于心梗后室速、室颤的患者,β阻滞剂是唯一能够降低死亡率的药物,应尽早尽快使用。胺碘酮对于整体死亡率无降低作用,但对于非ACS的患者而言,胺碘酮可以通过减少室性早搏,降低室颤和多形室速发生的可能。
6.疾病稳定期应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改善心功能,对于基础结构性心脏病合并室颤的幸存者,应该植入ICD预防猝死(I类推荐)。
作者:医院熊楠青;
编辑:姚瑶;中国医学论坛报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专栏撰稿团队介绍
医院心内科
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创于年,年正式建科,年通过国家教委审批,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并被列为“工程”发展规划的重点学科。之后又被评为国家科委、卫生部指定的国家级新药评审中心,成立了复旦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心血管药理研究室、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与生化联合实验室。
科室特色:1.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2.目前我科是国家级新药评审中心,国内重要的临床药理研究基地。近年,随着国际大型临床试验开始纳入中国患者,我科成为这些临床试验在中国的主要研究中心之一。3.我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中心之一,不仅重视手术的数量,更重视手术的质量,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将并发症减少到最小。4.我科在普通起搏器植入的基础上,开展了ICD、CRT植入等工作。5.我科开展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气囊扩张术等的治疗,与传统的开胸手术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为了使更多一线临床医生能在值班时更从容、自信,中国医学论坛报循环周刊联手多家优秀心内科团队,特邀多位中青年精英医生合力打造心内科医生优质“口袋丛书”——心内科值班宝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