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线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来自希腊的一篇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种带有房颤检测功能的新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房颤筛查具有较高敏感性和适中特异性。研究显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如果ABPM记录中26%以上的读数为房颤,房颤诊断的可能性很大,需进一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本研究评估了一种新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MicrolifeWatchBPO3Afib)对房颤检测的准确性。名受试者(平均年龄70.6±8.2岁;男性53%;高血压患者85%;17例永久性房颤;4例阵发性房颤;79例非房颤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在个有效ABPM读数中,(17%)在心电图上为房颤。对ABPM进行分析,ABPM对房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7%和88%。非房颤患者中24小时血压读数12.8%显示假阳性房颤,其中27%为室上性早搏。假阳性房颤的比例与室上性早搏的比例间有很强相关性(r=0.67;P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阵发性房颤和非房颤患者中,24小时ABPM期间大于26%的房颤阳性读数预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5%(曲线下面积为0.91,P0.01)。
图ABPM房颤检测数据解读及下一步处理方案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新型24小时ABPM装置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使用对房颤检测的准确性。
研究主要发现为:
(1)该装置对房颤检测灵敏度高,特异度适中;
(2)假阳性房颤读数可能与频发室上性早搏有关,特别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3)在非永久性房颤的受试者中,若房颤读数≥26%,阵发性房颤的可能性较高。
ABPM在24小时内对是否存在房颤反复评估,可能对阵发性房颤的检测十分有用。然而,ABPM装置房颤检测的特异性比较适中,其相当大比例的假阳性房颤读数,主要与频发室上性早搏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频发室上性异位搏动不仅与未来房颤风险增加有关,而且可以预测心血管不良结局和死亡率增加。
既往研究显示频发室上性早搏和CHADS2评分增高,不仅可以预测首发房颤,而且可以预测房颤发生风险。因此,尽管用于检测房颤的ABPM装置的特异性适中,当考虑到其检测的其它重要心律失常(尤其是频发室上性早搏),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房颤筛查工具。影响该装置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因素为:研究人群中房颤发生率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在本研究中,亚组分析显示与65岁以上受试者相比,年轻人群(50-64岁)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更高,但这可能与年轻人群房颤和异位室上性早搏发生率较低有关;日常身体活动可能会影响ABPM装置对房颤检测的准确性。事实上,与白天相比,此装置在夜间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稍高,但并不显著,而且在受试者活动中可以观察到相当大比例的假阳性房颤读数。
研究局限性:
首先,这是在选定的老年人群中进行的横断面研究,大多数存在高血压;其次,研究中阵发性房颤入选患者较少;第三,目前缺乏心电图关于频发室上性早搏的定义;第四,房颤假阳性结果较高可能导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过度使用。然而,这可能存在有益作用,因为早期发现这种频发室上性早搏是房颤的重要预测因素。
参考文献:
Hypertension.;72:00-00.DOI:10./HYPERTENSIONAHA..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