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这是医院的大事儿,也是咱包头人的喜事儿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9-3

在心脏联盟全国绿色电生理巡讲包头站暨第六届鹿城心血管病诊治高峰论坛上

全国绿色电生理包头站落户包医一附院

同时包医一附院房颤门诊挂牌开诊

有着心脏手术“塔尖”明珠之称的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治疗

在我市悄然起步

并呈星火燎原之势

让我市饱受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之苦的广大患者

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包医一附院院长霍建新、心内科一病区主任蔺雪峰和心脏联盟房颤专家郭炜华教授共同为全国绿色电生理包头站和房颤门诊揭牌

7月14日-1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办,包医一附院心内科、包头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鹿城心血管病诊治高峰论坛组委会共同承办的全国绿色电生理巡讲包头站暨第六届鹿城心血管疾病诊治高峰论坛在海德大酒店隆重举行。

会上,来自日本草津心脏病中心,医院、首都医院、中国医学科医院、医院、医院等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与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和包头市的心血管病专家济济一堂,就心律失常、先心病、冠心病、冠心病介入治疗基础与进展,展开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在会议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绿色电生理包头站授牌仪式和包医一附院房颤门诊揭牌仪式。包医一附院院长霍建新与首都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教授、心脏联盟房颤专家郭炜华共同为全国绿色电生理包头站和包医一附院心内科房颤门诊揭牌。

精彩的学术讲座

认真聆听

此次学术会议分为全国绿色电生理巡回讲座和复杂冠脉病变、胸痛两个专场,分别在海德大酒店三楼多功能厅和海虹厅进行。会议特别邀请日本草津心脏病中心院长许永勝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学者,围绕心脏节律、复杂冠脉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等专题内容,就心血管疾病基础、临床方面的最新诊治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研讨,尤其是介入治疗方面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进展开拓了与会人员的视野,对促进内蒙古地区心血管专科诊疗技术水平长足发展,加快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进程,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意识,规范临床技能操作极具意义。

除学术讲座环节外,会议还设有手术演示以及病例讨论环节。7月14日,部分与会人员在包医一附院导管室和心内科一病区示教室观看了冠状动脉CTO病变手术演示,15日会议当天,现场直播了全三维指导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演示。当天下午,医院、包医一附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包医二附院、包医三附院、医院的心血管病专家分别带来了病例分享,与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交流、会诊,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对于房颤门诊的设立,郭炜华表示,第一,可以为患者做精确筛查;第二,可以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建议,还能及时查明需要手术的病人,尽快为其实施手术治疗。当然,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提高大家对房颤的认识,增强健康意识。

“此次会议本着坚持学术、强调应用和开放协作的办会精神,追求学术共识,提高临床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心血管诊疗水平的长足发展。”作为会议承办方,包医一附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蔺雪峰主任介绍说,自年开始,包医一附院心内科就开展了绿色电生理的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去年购进相关设备后,已经独立且常态化开展了此项技术,让包头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心脏“电路”问题。房颤门诊开通后,医院将借助心脏联盟这一高端平台,加强电生理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训,更好地为包头患者服务。

合影留念

科普一下

为啥叫绿色电生理

以前的电生理检查和治疗需要通过X线的透视,在导管二维下寻找心律失常发作的机理和存在的结构异常,医生做射频消融或者电生理检查,需要穿着厚重的铅衣,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防止辐射,长期暴露在X线下,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同时,这种检查和治疗也不适合孕妇、儿童及甲状腺等疾病患者。

如今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通过三维标测完成,已经不需要穿铅衣,不用吃射线,无论对术者还是对患者,所以是绿色的。

电生理医生是干啥的

心脏像一个房间,里面有水路、电路。电路是驱动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的重要途径。水路就像是血液,是心脏的营养,营养跟不上,电路也会出毛病,比如电线外面的绝缘体坏了,电线短路了……电路一旦出现问题,心脏就不能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就会出现早搏、房颤等等。电生理医生相当于电工,在三维立体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电脑设计好电路,并进行维修。可以说,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治疗是所有心脏手术中塔尖上的明珠。

房颤不治疗后果有多严重

讲一个病例吧。前几天,患者景医院做了腹主动脉下段和双髂动脉的人工血管置换搭桥手术。其实,她已经是第二次做手术了,上一次是在三年前,医生切开她的髂动脉为她取掉了血管里的血栓。原来,她的病根在心脏上。由于持续性房颤,左心耳易形成血栓,血栓掉进下肢双髂动脉,导致下肢缺血,难以行走。现在手术虽然做了,她还是忧心不已,她才50多岁,以后血栓再掉下来怎么办?她还能承受几次这样的手术?

其实,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在左心耳里发生血栓,血栓一旦脱落,掉进哪里都会形成血管的狭窄或闭塞,而80%的血栓脱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梗!!!射频消融手术就是从根源上解决这些心脏电路问题的。

专那家观点1

影像技术让复杂冠脉介入更精准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冠脉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通过冠脉介入植入支架,于第一时间开通血管是最佳方案。然而,由于冠脉造影下很难看清血管壁的斑块有多厚、情况怎样,给支架的选择带来困难。比如4.0的血管,如果植入2.5的支架,血管不能很好地扩张,残存的斑块越多,以后再次狭窄的几率越高。但是在IVUS(血管内超声)或者OCT(光学相干断层显象)的帮助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壁斑块的情况,让PCI(冠脉介入支架)治疗更精准。尤其是对于复杂的慢性完全闭塞的冠脉血管病变(CTO),由于血管完全闭塞,冠脉造影显示不出来,PCI成功几率很小,甚至导丝很可能进入假腔(冠脉慢性完全闭塞后建立的侧肢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血管内超声的帮助下才能让导丝回到正确路径。

目前,日本做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已经全部使用IVUS,而在中国,由于其费用较高,该影像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较少,目前仅在北京等大城市开展。但由于IVUS等影像学技术让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更精准,因此必将成为日后PCI的发展趋势。

日本没有胸痛中心,因为日本的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后5分钟就会被送进导管室,以我所在的万人口的城市计算,能做急诊支架治疗的导管室就达20多个,一般医生都能做这个手术。而我一年只做大约50个复杂的PCI手术,普通手术则交由其他医生完成,仅PCI手术医生,就被分为4个层级。而在国内,有的医生一年PCI手术能做几百台、上千台,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医生工作强度太大。据统计,日本每年心脏冠脉血管的复杂病变达25万例,按人口比例计算,中国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应达万例。中国应加快基层医师的培训,医院就可以做普通的PCI手术,真正的大医生、大医院只需处理疑难病症。

日本草津心脏病中心院长、CCT理事长

许永勝

2

胸痛中心应承担起社会宣教责任

胸痛疾病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塞栓,其中以急性心肌梗死对中国老百姓的健康威胁最大。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心梗发病率呈井喷状,心梗导致的死亡占所有疾病死亡原因之首。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梗的救治有严格的时间窗,而我国的心梗救治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老百姓认知不足,医院,更不知道需要通过渠道就医;此外,医院的救治流程也存在问题,也存在一定的院内延误。而心梗的救治一旦被延误,不仅预后差、并发症多,死亡率也大为增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分为急诊冠脉支架治疗和溶栓治疗。目前,医院的大门到球囊开通,我国平均时间在分钟,国际标准为90分钟,美国在60分钟以内,德国做到了35分钟。我国已经认证的胸痛中心,这一时间平均为75~80分钟,有些单位已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医院最短时间是9分钟。但是目前,由于老百姓缺乏相关知识,加之医患间的不理解,导致沟通上的延误较多。因此,建设胸痛中心,其目的就是要让每家胸痛中心承担起社会宣教责任,让老百姓认识胸痛疾病,正确就医。同时,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医院改进和优化救诊流程,想方设法缩短从患者入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这个时间没有最短,只有更短。

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只有两家,包头市尚属空白,但可喜的是,医院已经认识到胸痛中心对于救治胸痛疾病的重要性,开始在院内挂牌成立胸痛中心,着手改进和优化就诊流程,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的创建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医院内部的就诊流程,协调包括急诊、心内等诸多科室,医院到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在90分钟以内,此外,医院的协作,以及区域内百姓的宣教等诸多工作。

中国胸痛中心武汉区域认证办公室主任、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张勇

3

房颤需要早期干预治疗

在心脏疾病中,房颤是仅次于冠心病的高发疾病。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2%,70岁以上4%,80岁以上8%,90岁以上16%,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房颤患者越来越多,其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不仅给家庭、也给社会带来极大负担。

房颤最大的并发症是脑梗塞,第二大并发症是心衰。房颤患者由于心脏不能规律地舒张和收缩,射血出现问题,血液易在左心房(尤其是左心耳内)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80%会引起脑梗,20%的血栓脱落会导致下肢血管或者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血管的堵塞,造成下肢供血不足,无法走路甚至肠坏死等问题。而房颤对患者最直接的影响是心衰,由于心脏不能正常射血,肺的血供跟不上去,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走路气喘等心衰症状,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群高几倍。

可以说,房颤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但由于全社会的认知不足,尤其是医生对它的认知不足,导致房颤的治疗相对滞后,且存在一定误区。

房颤患者在预防脑梗上,华法林可使脑梗发生率降低70%,而阿司匹林只有30%。一些医生认为服用华法林易导致出血,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华法林是预防脑梗很重要的药物,患者服用只需一周、两周查一次血即可,它能让70%的人不得脑梗,而阿司匹林对预防脑梗的效果很小。

房颤患者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及早做射频消融手术。一些医生认为手术效果不好,复发率高。其实不然,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和治疗理念的改变,医生对疾病的驾驭能力更强了,初发性房颤或者阵发性房颤的治愈率已经达到90%,另外10%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以通过二次手术改善预后。对于持续性房颤,一方面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好患者的受益是极大的,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通过左心耳封堵术除掉血栓生成的“土壤”,可以说70%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回到以前窦性心律状态。

心脏像一个房间,里面有水路、电路,电路是驱动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的重要途径,电路一旦出现问题,心脏就会出现早搏、房颤。电生理医生相当于电工,在三维立体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电脑设计好电路,并进行维修。可以说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治疗是所有心脏手术中塔尖上的明珠。我们帮助包医一附院成立房颤门诊,就是希望通过心脏联盟,推进心动计划,增强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房颤的认识,培训更多的电生理医生,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房颤是一场攻坚战,我们希望以星星之火燃出燎原之势,让全社会像认识心梗需植入支架一样,认识到房颤也是需要早期介入、早期治疗的。

心脏联盟房颤专家、医院

郭炜华

记者沈建梅任婧榕

编辑刘澎

沈建梅任婧榕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
中国医学基金会“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