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心知识孙艳玲房颤康复的思考与初探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0-14

专家简介

孙艳玲,医院心内科主任,洛阳市第六届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三八红旗手,洛阳市百家名医,洛阳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心衰分会青年委员,海医会中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心血管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会员,海医会河南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洛阳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委员会秘书。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曾进修医院心内科及医院急重症中心,擅长急性心肌梗死、恶心心律失常、急性肺栓塞、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的救治。目前在中西结合心血管预防和康复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一)房颤越来越多是公共卫生经济负担,需要综合管理。

众所周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21世纪亟需   (二)房颤的预防

上工治未病,对于房颤的预防,我们一定先明确房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及容易导致房颤的疾病,只有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和积极治疗导致房颤发生的疾病,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

1、常见导致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1)年龄是房颤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生增加;

2)精神压力;

3)心房大小;

4)烟草;

5)酒精;

6)药物;

7)咖啡因;

8)发热;

9)贫血;

10)肥胖与房颤发生率的增加有明显关联;

11)睡眠呼吸暂停是导致房颤发生的另一个高危因素;

12)房颤导致房颤、电重构被认为是阵发性房颤导致永久性房颤的重要因素,即房

颤导致房颤。

2、导致房颤发生的常见疾病

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房颤的发生,当然,也有一部分房颤是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的,也就是所谓的特发性房颤或者孤立性房颤,尤其常见于65岁以下的患者。

导致房颤的常见原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心脏外科术后、心肌病(常见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肺动脉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这边需要特别指出,冠心病导致房颤的比例其实不高,但是很多地方很多患者会在有房颤的时候就被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其实那是因为之前的认识不全面造成的。有了房颤的话,首先需要检查明确一下有没有导致房颤发生的疾病或者诱因,尤其是那些可以根治的疾病,比如甲亢。

总体来说,房颤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就是各项危险因素的管控和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显示,增加运动、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和血压、改善血脂等,可明显减少房颤的复发。来自澳大利亚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体重减轻和体重波动是房颤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房颤,我们应积极预防改善生活方式和避开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进一步减少房颤的发生和发展。

(三)综合评估房颤的心功能和体能。

近年来,对房颤的研究,包括房颤的发生机制、治疗策略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外科手术和导管消融应用于房颤的治疗以及新的卒中评估工具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优先推荐的应用,近年来取得了更是长足的进步,但值得一提的是,毕竟手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昂贵的新型抗凝药物并非所有患者的经济都能承受,在真实的临床世界中,许多患者缺乏自我管理导致焦虑、心悸、呼吸困难和疲劳等症状控制较难,生活质量下降和体能下降,再住院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增加,消融和外科术后的心理问题康复和运动康复还未引起大多房颤手术医生的重视,因此对于房颤的药物治疗和房颤的康复我们任重而道远。

资料显示:适度的运动训练可以使房颤获益、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房颤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率变异性,体能的提高和积极的心脏危险因素管理可以干预心房重构、预防房颤的复发。

运动治疗是房颤康复的核心,因为担心运动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和心血管事件,大多数心脏康复中心感到担忧而不敢开展,其实通过运动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运动能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反应,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梗死及其他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对于房颤的运动康复应该是我们积极开展的常规项目。

首先运动前的安全评估尤其重要。

1)心肺运动实验

运动实验用于评估房颤的血流动力学、变时性和心肺功能的变化及药物控制房颤心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肯定,并且可以发现日常活动中未发现的心律失常。

运动的禁忌症:快速性房颤、缓慢性心室率的房颤是相对禁忌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症状未得到控制的房颤是绝对禁忌症。

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衰和老年人运动不能耐受、以及运动能力减低,导致运动持续时间不足,我们多运用短持续时间(1-2min/阶段)和小运动负荷增量(小于或等于1MET)的运动方案,即用改良的Baike踏车运动方案。

2)体能评估

对于房颤患者用心率衡量运动强度不太恰当,多用6-20分的Borg自感劳累分级表中的某一级感到舒适,可以将此级作为运动目标值。

3)六分钟步行试验评价心功能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试验,用以评定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的方法,同时可以预测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该试验广泛应用于心肺疾病治疗干预前后的临床评价,因此可用于评价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和体能。

(四)以心理和运动为基础的房颤康复

1)心理量表评估指导房颤患者心理康复

房颤患者大多存在心理问题,尤其多见于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患者、出现心衰、脑卒中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临床上我们应给予心理量表评估,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三个量表相结合,一般5分钟内患者可完成评定,方便、快捷,不仅能帮助识别这些患者,同时也有利于让患者接受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量表是识别心理障碍的“化验单”。目前推荐有安全性证据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抗抑郁焦虑药物有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卓类、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根据患者心理测试量表和临床表现个体化治疗,轻中度心理问题患者可在心内科治疗,病情较重患者转向精神专科治疗。

2)运动处方制定

运动时间:每周运动5天,每次最少30min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最高耗氧量的40%-60%。或最大心率的55%-70%)可使控制良好房颤患者获益,特别是那些久坐、活动量不够、运动能力低下的患者。运动强度可从每天10min开始,逐渐增加每天最少30min。

对于房颤患者用心率衡量运动强度不太恰当,多用6-20分的Borg自感劳累分级表中的某一级感到舒适,可以将此级作为运动目标值。

运动形式:

  热身运动柔软体操、走步、

  有氧运动包括快走、骑自行车、爬楼梯、椭圆机、功率车、跑步机、四肢联动等有氧运动,中医导引术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均是良好的有氧运动方式。

  阻抗运动 每周1-2次,每次1-2组动作,每组动作重复12-15次。

  对于没有症状病情比较稳定的房颤患者运动时可以不用心电监测,但对于病情较重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一段时间必须有心电监测以保证安全。

房颤病人的康复一样分为:一期康复(院内康复)为住院房颤患者提供康复和预防服务,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恢复,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心理痛苦,减少再住院。二期康复(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核心阶段,是I期康复的延续,也是III期康复的开始。针对医院康复为主。三期康复(院外长期康复或社区康复)针对慢性稳定房颤患者,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继续危险因素的纠正和心理社会的支持。

房颤康复的预后的评估:1、运动能力的测试: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步行距离。2、运动干预期间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和心绞痛发作的症状。3、患者的参与度与参与比例。

(五)中医药干预

尽管西医认为房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源远流长,依据房颤的临床症状,多归属于中医“心悸”范畴,中医学认为心悸是由于气血阴阳亏虚,或瘀血痰浊阻滞,导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而引起的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其病位主要在心,涉及五脏,为本虚标实之证。

1、辨证治疗

一般依据症型辩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之症,分别给予安神定志丸、归脾汤、黄连阿胶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桃仁红花煎、黄连温胆汤治疗。

2、经方治疗

在仲景的《伤寒论》中已有明确的论述和证治方药,其方法既简单又实际,药物少而精,效力宏而大,且副作用较少,正如民间所云价廉物美。因此,值得我们去钻研探讨,并加以发掘提高。

心阳虚代表方:桂枝甘草汤。

心阳不足,心神浮越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心阳不足,痰浊扰心 代表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心阴虚证代表方:炙甘草汤。炙甘草汤是迄今为止治疗心系疾病应用最为广泛的经方之一。

脾胃虚寒,气血两虚代表方:小建中汤。

水饮凌心证心脾两虚,水饮泛滥 代表方:茯苓甘草汤或苓桂术甘汤。

心肾阳虚,水饮上泛代表方:真武汤。

心胃同病,痰饮内停代表方:小半夏加茯苓汤。

心肺同病,痰饮不化 代表方:半夏麻黄丸。

肝郁气滞,伤及心气代表方:四逆散。

邪郁少阳,枢机不利代表方:小柴胡汤。阳明胃热,扰及心包代表方:白虎汤或栀子豉汤。

阴虚火旺代表方:黄连阿胶汤。

3、中成药治疗

可用于治疗房颤的中成药有参松养心胶囊、通心络胶囊、稳心颗粒、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益气复脉等等,中成药的应用一定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4、针刺及其他治疗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作用,针刺、耳针以及穴位埋线等皆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防治疾病的作用。通过许多临床观察认为,对于阵发性快速房颤,针刺内关、郄门、血海和三阴交等穴位并配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总之,中医药治疗房颤可调整气血阴阳,标本兼治,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房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