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房颤抗凝策略,你掌握了吗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22-4-21

毋庸置疑,抗凝在房颤治疗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来源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房颤是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方法大家想必也都非常了解,即抗凝预防卒中、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实际上,这三驾马车的治疗效果并不是一样的。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指南表示:抗凝是可以改善预后的,心室率控制改善预后的同时可以缓解症状,而节律控制仅仅是缓解症状,见图1。而这也再次说明了抗凝在房颤治疗中的核心地位。

图1:不同治疗方法对房颤的预后及症状的影响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房颤的抗凝策略,主要包括一般的抗凝原则和急性房颤发作时的抗凝方法。

房颤的抗凝原则

房颤的抗凝主要是基于CHA2DS2-VASc评分系统,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房颤并不需要根据评分多少都是需要抗凝的,这类特殊的房颤主要是指房颤合并二尖瓣中-重度狭窄、机械瓣、肥厚型心肌病、心腔内血栓等。因此,我们接诊一个房颤患者,先要排查这类特殊的房颤。

表1:CHA2DS2-VASc评分系统

如果没有以上合并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根据CHA2DS2-VASc评分系统去评价卒中风险了。CHA2DS2-VASc评分系统包括7项指标,评分范围为0-9分,具体内容可见表1。很显然,评分越高的患者,卒中风险也就越高,见表2。目前一般认为,男性伴评分≥1分,女性伴评分≥2分,就应该考虑抗凝治疗。

表2:CHA2DS2-VASc评分与脑卒中年发生率

抗凝最大的并发症就是出血,因此在抗凝治疗开始前,我们也需评价患者出血风险。现主要参考HAS-BLED评分,可见表3。当HAS-BLED评分≥3分,提示该患者出血风险较高,警示我们应注意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因素,并在开始抗凝治疗之后加强监测,但并不是抗凝禁忌。

表3:HAS-BLED评分系统

急性房颤发作,如何抗凝?

所谓的急性房颤发作,是指首次房颤、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期或持续性房颤的加重期,往往由于心室率过快和不规则,出现症状或症状突然明显加重,如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因为急性房颤发作时的临床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这时的抗凝治疗也会有所不一样。

首先,要注意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立即予以电复律,在转复前应先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若电复律前来不及抗凝,则转复后立即给予抗凝。

?若血流动力学稳定,我们就应该根据房颤类型、既往房颤发作情况及下一步治疗选择等决定抗凝方案。

若本次房颤发作<24小时,且既往病史中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常<24小时,可暂不考虑抗凝。

若本次房颤发作≥24小时但<48小时,或既往病史中房颤发作持续时间≥24小时,无论是考虑暂时控制心室率还是转复窦律,都应该给予抗凝。

若本次房颤发作≥48小时,则需根据下一步治疗方案决定抗凝。如果该患者选择节律控制,则不管CHA2DS2-VASc评分多少,均应给予抗凝至少3周或行食道超声排除心房血栓后才能考虑复律。如果该患者考虑心室率控制,则根据CHA2DS2-VASc评分决定是否长期抗凝。

参考文献:

[1]KirchhofP,BenussiS,KotechaD,AhlssonA,AtarD,CasadeiB,CastellaM,DienerHC,HeidbuchelH,HendriksJetal: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DevelopedinCollaborationWithEACTS.Revistaespanoladecardiologia,70(1):50.

[2]SteffelJ,VerhammeP,PotparaTS,AlbaladejoP,AntzM,DestegheL,HaeuslerKG,OldgrenJ,ReineckeH,Roldan-SchillingVetal:TheEuropeanHeartRhythmAssociationPracticalGuideontheuseofnon-vitaminKantagonistoralanticoagulantsin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Europeanheartjournal,39(16):-.

[3]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5(1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8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