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美国心脏协会(AHA)估计美国目前约有万人罹患房颤。房颤明显增加卒中和心力衰竭风险,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房颤可使心脏性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卒中风险增加五倍。房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然而房颤诊断后往往存在抗凝治疗延迟的问题。
痴呆症也是一种常见疾病,据估计3名美国老年人中就有1名患有痴呆。
HRS年会上,发布了一项关于启动房颤抗凝治疗时间与痴呆风险关系的研究结果:房颤患者延迟抗凝治疗或可增加罹患痴呆的风险。
高卒中风险人群延迟抗凝,痴呆风险增加1.36倍
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研究者分析了例既往无痴呆病史房颤患者数据,主要终点是发生痴呆。按照抗凝治疗延迟时间分为4组(延迟≤30天,31天~1年,1年~3年,3年),随访各组患者自明确房颤诊断到诊断痴呆期间的情况。
例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30天之内启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治疗的比例为43.6%,延迟31天~1年启动治疗的比例为10.6%,延迟1年~3年启动治疗的比例为13.5%,延迟3年以上启动治疗的比例为32.3%。
研究者发现,延迟抗凝治疗的患者痴呆风险显著增加。卒中风险较低的患者中,延迟抗凝比立即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痴呆风险高30%;高卒中风险患者中,延迟抗凝治疗的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增加1.36倍(CHA2DS2-VASc0-1分,HR1.30;2-4分,HR1.50,≥5分,HR2.36)。
此外,本研究还显示,痴呆风险增加与抗凝治疗延迟天数增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图1.痴呆风险增加与抗凝治疗延迟天数增加之间的线性关系。
延迟30天即会增加风险,研究者建议不要延迟抗凝
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JaredBunch主任认为,这项研究强调了房颤诊断后尽早开始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其首次发现,即使延迟启动抗凝治疗30天,也可明显增加患者发生痴呆的长期风险。希望尽可能降低房颤患者脑损伤的风险。这项研究中,患者获益来自于使用华法林抗凝。他们下一步的研究将探索比华法林效果更好、更容易启动治疗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是否能进一步降低房颤患者的痴呆风险。
该中心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监测接受华法林或达比加群的房颤患者2年内认知功能衰退情况,比较达比加群和华法林这两种抗凝药物降低痴呆风险的效果。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梁绪┆美编柴明霞┆制版崔凤娟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络编辑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bfzzz/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