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间隔缺损又称共同房室通道、心内膜垫缺损等,约占先心病的3%~7%。这是一组主要解剖畸形为房室瓣上下的间隔组织发育不全或缺如,伴有房室瓣不同程度发育异常为特征的复合畸形。间隔缺损程度不一,从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到合并巨大室间隔缺损均有可能。
房室间隔缺损
上面是纯粹的医学描述,但是对于没有医学知识的宝妈宝爸来说,上面的医学名字就非常难以理解,甚至对非心脏专业的医学人士也不易理解。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这样简化来表述:一个球形的心脏被中间一个十字架样的结构分隔开,把心脏分成四个心腔,上面两个是心房(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两个是心室(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示意)
正常情况下,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从肺回流的血液通过单向阀(医学称之为:二尖瓣)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再去往全身。从全身各处回流的血液回到右心房,通过单向阀(医学称之为:三尖瓣)从右心房流到右心室,再通往肺,这个过程里,左右心不直接相通。如果左、右相通,例如左心房和右心房相通,就是房间隔缺损;如果是左心室和右心室相通,就是室间隔缺损。左侧的单向阀出现倒流就是二尖瓣返流,右侧的单向阀出现倒流就是三尖瓣返流。
房室间隔缺损就是心脏中心的十字交叉发育畸形,导致上面出现房间隔缺损(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下面出现室间隔缺损,左侧出现二尖瓣返流,右侧出现三尖瓣返流。因为多种畸形并存,所以宝宝的症状出现早、病情重、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宝宝的临床症状就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返流和三尖瓣返流这几种畸形的综合表现。心脏内的分流主要为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因而肺血明显增多。出现最早、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吃奶费力、点头呼吸和容易感冒肺炎,类似于大的室间隔缺损,但症状出现更早、更重,大约在出生2~3月就很明显了。
就诊后医生单纯通过听诊很容易和室间隔缺损混淆,因为这两种畸形听诊的表现均为心前区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同时伴有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超声心动图则很容易明确诊断,可见心房间隔连续性中断、心室间隔连续中断、二尖瓣瓣叶裂伴返流、三尖瓣返流。其它的检查,比如心脏造影、心脏CT和MRI等花费大,操作繁琐,对诊断及治疗又并没有很大帮助,一般没有必要进行。右心导管仅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宝宝出现紫绀,需要测量肺动脉阻力,用来判断是否还有手术机会时才有必要性。
不同程度的房室间隔缺损
房室间隔缺损可以分为两个类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和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其实,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仅仅是没有室间隔缺损而已,此外的其它三种畸形(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都和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一样。一般来说,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比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的症状和体征要轻一些,手术难度也小一些。
这四种畸形中,最核心的、决定病情轻重的是二尖瓣返流,其它三种畸形对病情起辅助作用。二尖瓣返流是由于二尖瓣裂及二尖瓣发育异常所致,返流程度差别很大,如果瓣叶发育差,返流重,手术修复的难度就大。所有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效果取决于二尖瓣的修复效果。一直以来,房室间隔缺损中二尖瓣的修复都是治疗的重点和预后的主要指标,毕竟大多数宝宝手术时年龄都很小,他们要生长发育,而目前所有的人工瓣膜都不能生长,所以对他们来说,换瓣膜几乎没有可能。
瓣膜修复和更换瓣膜这两者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瓣膜比作电脑的主板。假如电脑的主板出现故障,更换主板比较容易,只需要一个比较熟练的普通技术人员即可,而要修好主板,恐怕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就难以胜任了,所以瓣膜修复一直以来就是心脏外科的难题,并且年龄越小,瓣膜越菲薄,修复越困难。房室间隔缺损症状出现早、维持难、肺动脉高压进展快,需要及早手术,手术效果差、术后并发症机会多也就不能理解了。
修补房室间隔缺损手术示意
值得一提的是,房室间隔缺损时,心脏传导系统往往会变异,房室结向下移位,位于右房后壁,在冠状窦口与室间隔嵴之间。希氏束向上前行走于室间隔嵴与房室瓣结合处,以后沿室间隔嵴至左下瓣叶跨越部分下方分出左束支,在室间隔嵴中部发出右束支。这使得手术修补的过程容易损伤传导系统,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很低,但一旦发生,这类患儿术后要安装临时起搏器,有部分患儿始终不能回复正常心率,则须安装永久起搏器。
Attribution:
题图、房室间隔缺损:by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C0]
心脏示意:by?NevitDilmen[CCBY-SA3.0]
不同程度的房室间隔缺损:图片来源于网络。
修补房室间隔缺损示意:fromChildren’sHospitalofPhiladelphia.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bfzzz/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