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起我父亲发病时的样子,还是后怕不已。惊心动魄时刻如果不是你们一直不放弃的抢救,我们家老爷子怕是难得过这一关,太感谢了!”今天上午,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室的病房内,82岁张爹爹的女儿向前来查房的医护人员不住地感谢。就在两周前,张爹爹突发心源性猝死,科室医护团队全力以赴,经过69分钟的生死时速大抢救,这才将老人的生命成功挽回。
3月25日上午,因为胸闷不适、正准备前往心血管内科二病室办理住院手续的张爹爹突然昏倒在病室走廊,一旁的家属吓得赶紧呼救。
听到呼救声的医护人员赶紧上前查看情况。此时老人意识丧失,呼吸微弱,大动脉搏动消失,全身湿冷。心血管病学学科主任张育民果断指挥现场抢救: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给药、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此时,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室颤,医护团队立即行电除颤,老人心跳和意识随之恢复。
然而还没等大家喘一口气,老人的意识又再次丧失。此时老人的心脏时而停跳、时而室颤、时而室速……根据心电图结果,张育民指示患者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猝死,要想有一线生机,必须立即行急诊介入手术,重建心脏血运,打开生命通道。
为了帮助老人获得介入手术的机会,二病室医护团队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结合呼吸机辅助呼吸、升压、复律……最终历经69分钟、5次电除颤后,张爹爹心跳恢复、意识转清,血压在升压药的维持下逐渐平稳。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张爹爹经绿色通道,迅速被送入介入治疗室。早已做好准备的科室副主任医师石为和陈航为老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前降支闭塞病变,于是在老人的前降支置入2枚支架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成功开通梗死的血管。
手术过程顺利,张爹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在看到老人安返病房后,家属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医护团队这才知道,这位朴素的老人,竟是一位参与过我国“两弹一星”研发、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诞生的功勋元老!
在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张爹爹胸闷胸痛的症状明显好转,生命体征稳定,心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如今每天下床活动,与病友谈笑风生,老人的脸上又重新挂满了笑容。
张育民解释:
“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持续有效!”
心源性猝死患者心跳呼吸骤停超过4分钟,抢救成功的几率就大大减少。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急、进展迅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首选的重建冠状动脉血运的方法,适用于9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
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内科二病室联系-
专家简介:张育民
心血管病学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长沙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抗栓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衰中心联盟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衰医联体湖南省省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教育部论文评审专家。是中国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等七部指南/共识专家组成员。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近30篇,承担和主持了国际,国内多中心研究和省市科研项目十项,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第十六届湖南省医学科技奖和长沙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先后被授予长沙市先进工作者、长沙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长沙市德艺双馨优秀医师。
擅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尤其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疑难重症心脏病方面有较深造诣。
坐诊时间:每周一
学科简介
学科概况
医院心血管病学科是长沙市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培育)、长沙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委挂靠科室、长沙市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挂靠科室。是中国心衰中心湖南省首批认证单位、国家心衰医联体成员单位科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基地科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长沙分中心、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和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学科、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是长沙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人才队伍
学科现有医护人员87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护师2人,博士、硕士学位27人。11人在国家级学术委员会担任委员,14人在省级学术委员会担任副主委、常委、委员,8人在市级学术委员会担任主委、副主委。
专业技术
开放床位张,由3个独立的心血管病房单元、CCU、2个心导管室组成,拥有心力衰竭、冠心病、起搏电生理、高血压和心脏重症等亚专科。配备有中央监护系统、运动平板、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多普勒诊疗系统、体外反搏仪、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数字减影机、多导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等先进设备。在冠心病介入治疗、CTO病变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旋磨、IABP、临时和永久起搏器的植入、CRT和ICD、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房颤及其他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诊断等方面经验丰富。
学术研究
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及临床药物研究10余项,其中国际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厅2个自然基金项目和1项科普创新项目。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文章4篇,国内核心期刊30余篇。参编《老年临床药物治疗》、《老年安全护理与风险防范》学术专著2部。开展新技术10余项。
供稿:心血管内科二病室易亚雄
审核:医务科宣传科
整理: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