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演艺 >> 演艺发展 >> 正文 >> 正文

社会化考级粤剧传承添了新路径

来源:演艺 时间:2023-1-27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本文来源:中工网」

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彬

年12月11日,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启动仪式暨首届粤剧考级活动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办。自此,文化和旅游部核准的全国首个“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启动,面向社会开考。粤剧考级空白得到填补,也标志着我国非遗传承发展有了一条新路径。

教材里,文化分量沉甸甸

以粤剧为代表,非遗技艺往往强调口传心授,重“童子功”,但在世代相袭过程中,由于传承体系的不完善,常常陷入青黄不接、水平不稳的局面。在当代,粤剧传承之难则部分表现为剧种教学标准不统一。“即便在戏剧专业院校,训练内容也比较杂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产出水准。”广东粤剧院演艺培训部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让青少年或业余爱好者更好地认识粤剧、学习粤剧、爱上粤剧,一直是粤剧界热切关心的话题。多年来,行业内一直有人呼吁粤剧考级,希望以此扩大粤剧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度。作为粤剧传承发展重镇的广东粤剧院把考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探索,自年实施“戏曲进校园”开始,广东粤剧院就着力粤剧普及推广,并开始搭建课程体系。“但在当时,这项工作推进并不容易,主要是社会上对粤剧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浅表的层面,对非遗和艺术普遍不够重视。”广东粤剧院相关负责人回忆。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粤剧的传承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多方面的资源支持。

条件逐渐成熟,年,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首次在全国人大的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立业余戏曲考级制度的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bfzzz/9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