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认识中,很难把过敏和心脏联系起来,因此即使出现心脏“过敏”现象,也很容易被忽视。患者出现心悸及心电图显著异常时,易被误诊为心脏病,很少考虑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因此,对于出现变态反应而又伴有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就要考虑是否由过敏引起。当患者皮肤对外界的花粉等物质发生过敏反应时,不仅会影响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引起患者出现皮疹,腹泻和哮喘等反应,还有可能累及心脏,突出表现就是心律失常,导致患者出现胸闷、心慌、早搏等症状。近年由于新药的不断问世,在药物过敏引起的反应病人中,也有不少人出现心脏“过敏”现象。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表现都是心动过速、早搏以及房颤,患者会感到胸闷、心慌等症状。
这主要是因为花粉这类物质含有蛋白酶类活性物质进入人体后,体内免疫组织产生相应抗体,再次接触时,就会立刻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诱发心律失常。若不加注意,耽误了病情则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注意查清自身过敏因素,避免接触致敏原。
过敏性心脏损害的表现其实,过敏性心律失常并不少见,但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所以当患者在出现过敏反应又伴有心律失常的症状时,医院就医,了解有无过敏史和心脏病史,考虑是否为过敏性心律失常,通过排除法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以免误诊耽误病情。
过敏性心脏损害检查有哪些表现?
心肌酶升高,特别是特异性的CK-MB.
肌钙蛋白往往正常,因为肌钙蛋白是心肌特有的。而CK-MB分布在心肌和结缔组织。
心电图表现主要是心肌膜的损害,表现为传导阻滞。
这种损害是轻微的,但也要高度警惕,避免病情进一步演变。
治疗的注意事项
治疗过敏性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过敏原刺激,因为原本就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过敏会增加危险因素。有过敏病史的患者,应从详细病史中寻找出致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接触物、感染、物理或精神因素等,然后生活中要尽量避免,防止过敏再发生。其次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一般来说,过敏性心律失常的预后较好,随着过敏症状的消退,心律失常也将逐渐缓解或消失,很少留有后遗症。因此,对既往无心脏病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而出现过敏者,如果心脏状况出现明显变化,如心慌、胸闷、气短、心电图异常,经抗过敏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者,应想到是否为过敏引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