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房颤百问7房颤的发生机制治疗目标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2-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为了普及、规范房颤的临床诊疗,首都医科医院房颤中心团队,从房颤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开始,通过一百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临床工作中有关房颤诊疗的最常见问题,干货满满,敬请期待!

一.房颤的发生机制

当结构和(或)电生理异常使心房组织改变,促进异常激动的形成和(或)传播,从而导致房颤发生。这些异常是由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引起,以致于房颤代表多种疾病途径和机制的最后共同表现,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1.心房结构异常

心脏外因素(如高血压、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甲亢、饮酒/药物)、炎症/氧化应激、房性心动过速的重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遗传变异(如离子通道病、心肌病)等,引起心房结构异常,导致心房纤维化、扩张、缺血、浸润和肥大,促使房颤发作。

2.心房电活动异常

房性心动过速的重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遗传变异(离子通道病、心肌病)、自主神经系统活化等,引起心房电异常,导致心房异质性增加、传导减慢、动作电位时程/不应期缩短、自律性增加以及异常的细胞内钙离子转运,同样促使房颤发作。图1概况了房颤各种可能的机制。

图1.房颤的发生机制(JAmCollCardiol,,64:e1-76)。

二.房颤患者的治疗目标

房颤患者的治疗目标在于减轻症状和预防房颤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这些治疗目标在新诊断的房颤患者中也同样重要。预防房颤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抗栓治疗、控制心室率以及相伴随的心血管疾病的恰当治疗,这些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往往需要节律控制来减轻症状,包括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导管消融治疗(EurHeartJ,31:-)。

相关链接

6.房颤,到底有多少种分类?

5.房颤危害,不可不知!

4.典型房扑、房速的心电图诊断

3.房颤的5类鉴别诊断

2.房颤的心电图诊断

1.房颤的定义、流行病学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王雪萍┆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里治疗的最好
北京哪家医院白殿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