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心基层一文看懂心律失常10种常用药物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4-24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窦房结或者窦房结以外激动异常,导致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奏异常。可单独产生或伴有其他类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可突然发作导致患者猝死,或者持续累及心脏患者最终因为心脏衰竭而死。准确、及时的治疗将会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老年人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胺碘酮

胺碘酮是广谱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扩冠(抗心肌缺血)、扩管(降压)及改善心功能多种有益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能改善心功能,适合老年心衰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

②基础血压偏低者慎用:胺碘酮有扩管降压作用,其助溶剂也有降压作用,故静脉制剂不用于低血压者;

③严重或急性心衰时忌用:静注胺碘酮的β受体阻滞及钙拮抗作用相对增强,故急性、严重心衰者忌用;

④甲状腺功能障碍者慎用:胺碘酮能引起甲减和甲亢,并以甲亢更多见,其引发甲减要比引发甲亢高出2~4倍,而且发生药物性甲减或甲亢时,临床症状可能不典型而易被漏诊,因此,定期复查、密切随访十分重要;

⑤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增加0.5~1倍,可增加华法令的作用使INR升高,故合用时需减药;

⑥肺纤维化的发生率约1%,当服药期间出现活动后气短、干咳、乏力、体重下降时需十分注意。

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广谱的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抗心肌缺血、降压、治疗心功能不全、降低猝死等多种心血管的有益作用,临床应用普遍。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有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伴有或潜在伴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老年人不用或慎用;

②伴有急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梗患者不用;

③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或支气管痉挛病史者,需慎用或忌用;

④初始剂量宜小,然后逐渐加量。

3

心律平

心律平是广谱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90%,室早疗效达80%;

②因有负性肌力作用,伴心衰者慎用;

③口服心律平的生物利用度低(20%~30%),对消化道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注意疗效;

④心律平及其代谢产物5-羟基普罗帕酮均有生物活性,都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但约10%的患者先天性缺乏细胞色素P酶而影响其代谢和疗效;

⑤可提高地高辛血药浓度,合用时地高辛剂量应减半;

⑥有致缓慢性心律失常作用,病窦及房室阻滞的老年人慎用或忌用。

4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是Ⅰb类的静脉用药。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近年来与胺碘酮作对照的研究表明,其应用后不增加患者的存活率,心律失常容易复发,有致心脏停搏等不良作用。但其对缺血的心肌和浦氏纤维存在的心电异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仍然被强烈推荐用于急性心肌缺血和心梗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此外,其有提高室颤阈值作用,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紧急治疗时可试用,推注后20s起效,老年患者宜从小剂量开始,每次推注50mg为宜,有效后可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给药。

5

乙吗噻嗪

乙吗噻嗪是广谱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达75%。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其能增加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故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不用此药;

②经肝代谢、经肾清除,肝肾功能不良时,半衰期明显延长,宜减量或慎用;

③临床以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对阵发性房颤的防治亦有效;

④病窦及房室阻滞者忌用。

6

慢心律

慢心律是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结构与作用和利多卡因类似,可做为利多卡因注射有效后的维持用药;

②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尤其是心梗、洋地黄、心脏外科术后;

③经肝代谢,肝功不全者减量或慎用;

④有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7

异搏定

异搏定为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抗心肌缺血,降压等作用。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对阵发性室上速的总有效率80%~%,无效时可间隔20min重复给药。已有或潜在性病窦、房室阻滞、心衰及休克者禁用;

②对触发性心律失常,如右室流出道室速、急性心梗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8

ATP

ATP作用于腺苷受体,能有效阻断房室结传导,对终止室上速的治疗有特殊作用,国外指南中在室上速终止治疗中被列为首选药物。每支20mg稍加稀释弹丸式推注。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起效快,几秒钟起效;

②作用短,作用持续时间10~20s;

③可按0.2mg/kg剂量给药,无效时可增量到0.25mg/kg;

④已有或潜在有传导障碍者慎用或忌用,有发生心脏停搏的危险。

9

伊布利特

伊布利特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新近发生的房颤及房扑的转复治疗。其终止房扑的有效率为50%~90%,终止房颤的有效率为30%~70%。国产伊布利特注射剂临床应用已3年,其疗效可靠而安全,是目前终止心房扑动的疗效药物: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老年患者1支(1mg)无效时,应用第2支的间隔时间需延长;

②有原发性或继发性QT延长者禁用;

③低钾血症者,有缓慢性心律失常者禁用;

④高龄女性患者属于用药后易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的高危者,临床慎用。

10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β受体的兴奋剂,有明显的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的三正作用,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药物。

老年人应用时注意:

①用药的浓度易稀不易浓,常以1mg或0.5mg溶于ml液体后缓滴为宜;

②心室率提高到40~50bpm为宜,过度提高心率时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对老年冠心病、心梗者慎用。

参考文献:

1.陈爽.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治体会.临床研究..

2.郭继鸿.老年性心律失常.心电学相关概念..

内容来源:嘉音

感谢分享!

您想与全国心血管医生讨论、交流专业学术、医政医改和医学人文等问题吗?

平台合作:

小编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