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走向心生金宝谈心房颤动下诊断治疗及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9-12-18

心房颤动的诊断方法

心房颤动的诊断依据主要为:1.症状心悸可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或仅有胸闷、疲劳感。2.体征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3.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房颤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全面评估患者心电图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心脏节律异常(证实为房颤)

左心室肥大

P波消失

QRS间期和QT时间(房颤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室内差异性传导可有波群增宽;QT时间延长。)

预激综合征

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梗死病史

与其他房性心律失常进行鉴别诊断

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监测和随访RR、QRS和QT间期的变化

对于初次诊断房颤的患者,还需结合患者病史(如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甲亢、卒中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家族史(是否有家族性房颤或继发于其他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心肌病引起的房颤)综合评价;长期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其心电图表现主要为以下内容:(1)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形态、节律不一的f波;频率~次/min,f波可以相当明显类似不纯房扑;也可以纤细而难以辨认。(2)R-R间距绝对不规则。患者一般有病理和生理传导性异常,有时可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各种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使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另外,以下几种检查有助于房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动态心电图:标准方法是在较短的时间段内(通常为24小时)进行持续监测,目前有证据提示在更长时间段内进行持续监测可带来更多益处。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检测到无症状性房颤,还可评估阵发性房颤。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即心脏超声,是一项对患者无损伤的心内科常规检查,此项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可以发现可能引发房颤的原因(如风湿性心脏病),还可评价房颤对心脏结构的影响。3.胸片:患者确诊房颤后需做胸片检查,胸片检查不但可以初步  确定心脏大小、形态,还可了解患者有无肺部疾患。有助于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排除纵膈或肺部肿瘤引起的刺激性房颤。患者胸片检查时需配合放射科医生采取适当体位,去除身上金属配饰,以免干扰影像。4.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常见疾病,其中10~15%可发生房颤,而原因不明的房颤中,10%是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如前所述,甲亢是引起房颤的原因之一,通过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可以排除因甲亢引发的房颤。5.基本化验检查:房颤确诊以后还需要一些基本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指导医生对房颤患者抗凝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剂量调整提供依据,以便给患者制定最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6.运动负荷试验:可用于识别非心脏原因导致的气促,例如慢性肺病患者在使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之前排除心肌缺血,使用AAD预防治疗后,在心率加快时监测QRS间期。7.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房颤患者可能需要做的特殊检查,是心脏超声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不少房颤患者存在心房血栓,但由于普通心脏超声从体表探查时难以发现血栓,因此在必要时还需做一个经食管的心脏超声检查以明确有无血栓。此项检查患者需提前抽血确认有无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疾病,检查前6小时需禁食水。有助于在特定患者人群中对血栓栓塞风险进行分层。

心房颤动的治疗

治疗原则(1)恢复窦性心律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阵发性房颤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可能会减少发作次数,但房颤本身不会消除还会再次发病。持续性房颤和慢性房颤往往需要药物控制心室率和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令,但要经常监测凝血指标(INR)进行调整,剂量小抗凝不足还会发生血栓栓塞风险,而抗凝过度又会出现内脏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3)洋地黄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5)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希氏束离断术“走廊术”及“迷宫术”,目前临床普遍采用“迷宫术”。外科迷宫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其他治疗1.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主要应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及心室率不易控制的持续房颤患者。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2.电复律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所致房颤者,当心肌缺血改善,心衰纠正,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房颤转复的机会增加,并能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房颤患者,实行手术去除病因后许多患者能在复律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预后情况偶尔短暂发作又无明显不适者预后良好,亦不需治疗。持久房颤心率较快,心脏基础较差如AMI或并发难治性心衰者则预后较差。

心房颤动的预防

房颤预防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愉快的心情是最基本的。颤的通常诱因有吸烟、酗酒、劳累、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发热、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起因,每个人需要根据以往发作的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科学膳食、低盐低脂、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等。房颤饮食准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水果、新鲜蔬菜等。同时还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另外还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走向心生——金宝谈心房颤动(上)概述注: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4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