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牛皮肤病牛毛包虫病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21-3-30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牛毛包虫病

 牛毛包虫病是由于牛毛囊脂寄生在毛囊内而引起的皮炎。在一个毛囊中可繁殖~只螨,由于这些螨蚕食毛囊的囊壁和组织,所以,毛的根鞘被破坏,导致脱毛,使毛囊内充满组织液、脂肪等,在皮肤上生成粟粒大至豌豆大的结节。

1症状本病多发部位是牛的头部、颈部、胸部、肩部等牛体的前半部,症状加重后在臀部、腿部、股部等都可出现,甚至遍及全身。主要表现密集的小结节和深入皮肤中的结节。病初在粟粒大的结节中,由毛孔中渗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将被毛牢牢地粘在皮肤上,而且呈干燥状态,用手指捻压这个皮部位,毛就会变为黄褐色粉末,但豌豆大的结节见不到渗出液。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有的牛毛包中心病,由于结节化脓或因螨虫过度的繁殖而自溃,严重的也可使相连的结节了生自溃,导致皮肤发生皴裂,引起像犬毛虫病那样严重的皮炎。由于皮肤被破坏,使皮革在利用上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据报道,在美国等地有80%以上的牛群感染此病,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地区不同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感染途径主要是母牛传染给犊牛,如果母牛感染本病,其犊牛也%的感染。感染螨虫的数量增加后,任何时候都可引起发病。一般认为,成母牛比犊牛发病率高。

2诊断诊断是很容易的。根据其在皮肤上出现从粟粒大到豌豆大的结节,而且没有发痒症状的特征,即可确诊。

3防治发现患牛时,首先应进行隔离,并消毒一节被污染的场所和用具,同时加强对患牛的护理。治疗时可采用以下的药物:①5%福尔马林,浸润患部5分钟,隔三天1次,共5~6次;②14%碘酊,涂抹6~8次;③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每50千克体重用药1ml,7~10后再重复用药1次,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达到尽可能彻底除虫的目的。但使用本药时需注意,供人食用的牛,在屠宰前21天内不能用药,供人饮奶用的牛,在产奶期不宜用药。④根据病情投与抗生素及抗过敏药物。

肉牛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特别是深秋,更容易缺乏维生素A。

01原因

因为深秋时青草开始木质化,粗纤维增多,而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降低。麦秸、玉米秸、干山草等饲料,胡萝卜素的含量更少。加之肉牛喂精料较多,高精饲料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很低。在进行圈栏强度育肥时,肉牛迅速增重,需要维生素A的数量增多。

02症状

维生素A供应不足时,肉牛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因此,从深秋季节就要注意给肉牛补充维生素A。

03方法

对开始育肥的肉牛每头每天内服10万单位维生素A,连用3天,再隔3天,依次循环类推。也可肌肉注射50至万单位,隔10天注射一次,依次循环类推。这样,对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和肉牛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一)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根据血清学反应的抗原关系,病毒可分为O、A、C、亚洲I、南非I、Ⅱ、Ⅲ等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60多个亚型。口蹄疫病毒对酸、碱特别敏感。在pH3时,瞬间丧失感染力,pH5.5一秒钟内90%被灭活;1%—一2%氢氧化钠或4%碳酸氢钠液1min内可将病毒杀死。-70一-50℃病毒可存活数年,85℃1min即可杀死病毒。牛奶经巴氏消毒(72℃15min)能使病毒感染力丧失。在自然条件下,病毒在牛毛上可存活24日,在麸皮中能存活日。紫外线可杀死病毒,乙醚、丙酮、氯仿和蛋白酶对病毒无作用。(二)流行自然感染的动物有黄牛、奶牛、猪、山羊、绵羊、水牛、鹿和骆驼等偶蹄动物;人工感染可使豚鼠、乳兔和乳鼠发病。已被感染的动物能长期带毒和排毒。病毒主要存在于食道、咽部及软腭部。羊带毒6--9个月,非洲野牛个体带毒可达5年。带毒动物成为传播者,可通过其唾液、乳汁、粪、尿、病畜的毛、皮、肉及内脏将病毒散播。被污染的圈舍、场地、草地、水源等为重要的疫源地。病毒可通过接触、饮水和空气传播。鸟类、鼠类、猫、犬和昆虫均可传播此病。各种污染物品如工作服、鞋、饲喂工具、运输车、饲草、饲料、泔水等都可以传播病毒引起发病。流行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畜及畜产品流通领域的扩大,人类活动频繁,致使口蹄疫的发生次数和疫点数增加,造成口蹄疫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三)症状口蹄疫病毒侵入动物体内后,经过2--3日,有的则可达7--21日的潜伏时间,才出现症状。症状表现为口腔、鼻、舌、乳房和蹄等部位出现水泡,12--36h后出现破溃,局部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体温升高达40一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脉搏和呼吸加快;流涎呈泡沫状;乳头上水泡破溃,挤乳时疼痛不安;蹄水泡破溃,蹄痛跛行,蹄壳边缘溃裂,重者蹄壳脱落。犊牛常因心肌麻痹死亡,剖检可见心肌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带状或点状条纹,似如虎皮,故称“虎斑心”。有的牛还会发生乳房炎、流产症状。(四)诊断1.临床诊断根据本病传播速度快,典型症状是口腔、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烂,可初步诊断。2.鉴别诊断本病与水泡性口炎的症状相似,不易区分,故应鉴别。其方法是采集典型发病的水泡皮,研细,以pH7.6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制成1:10的悬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接种牛、猪、羊、马、乳鼠,如果仅马不发病,其它动物都发病,即是口蹄疫。3.实验室诊断取牛舌部、乳房或蹄部的新鲜水泡皮5—10g,装入灭菌瓶内,加50%甘油生理盐水,低温保存,送有关单位鉴定。(五)预防1.未发生口蹄疫时的措施①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用2%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②加强检疫制度,保证牛群健康。不从病区引购牛只,不把病牛引进入场。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羊、猪、猫、犬混养。③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2.已发生口蹄疫时的措施(1)尽快确诊,并及时上报兽医和监督机关,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和报告网络,按国家有关法规,对口蹄疫进行防制。(2)及时扑杀病畜和同群牛只,在兽医人员的严格监督下,对病畜扑杀和尸体无害化处理。(3)严格封锁疫点疫区,消灭疫源,杜绝疫病向外散播。场内应定期的、全面进行消毒。(4)疫区内最后1头病畜扑杀后,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畜时,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才能解除封锁。 本病一般为良性经过,只是口腔发病,约经1周即可治愈,如果蹄部出现病变时,则病期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1%~3%。但有时当水疱病变逐渐愈合,病牛趋向恢复健康时,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虚弱、肌肉震颤、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不齐,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这种病型称为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所致。犊牛患病时特征性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高。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采取一些治疗措施:(1)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l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4)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