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匠星”璀璨·-文广演艺之星青年人才成果展在兰心大戏院举行,8位优秀青年演艺人才获得“文广演艺之星”奖杯。14年来,郝平、何念、郭京飞、朱洁静、方光、刘明亚、陈妤颖、舒悦、邢娜、高博文、何筱琼、罗雨等70余名优秀青年演员从“文广演艺之星”平台冉冉升起。
十年如一日每天训练长达8至9小时,在新剧筹备期经受平时训练量3-5倍的超负荷训练……对于在舞台上成长起来的青年演艺人才来说,都只是家常便饭。对待艺术,他们不求近路,戒骄戒躁,逐渐打磨出温润而闪耀的艺术匠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陈山大胆尝试风格各异的角色,把握不同人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演出多样人生。他说,“表演是笨人做的事情,因为如果你采用‘聪明’的方法很快达到效果之后,就不会再打动人了。”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毕然是团里公认的“刻苦明星”。她对自己严格要求,用轻盈的舞姿展现震撼人心的故事。从《浦江情》《spiral-炫》《战上海》到《时空之旅2》男主角,上海杂技团演员张俊逸挑战自我,为杂技艺术注入时代活力。上海爱乐乐团大管声部首席陈曲将舞台演艺经历与教学指导结合,追求教学相长,传递古典乐的和谐与美妙,坚持“努力比天赋更重要”。上海滑稽剧团舞美设计唐琦从海派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为台下观众打造美轮美奂的舞台梦境,“曾经我认为天赋更重要,工作之后才发现,天赋需要努力来兑现。”上海木偶剧团领衔主演王贞超始终坚守匠心,立志传承木偶艺术,“辛苦是成就经典的必经过程,只有当技术炉火纯青,体力不再是障碍,才能演绎出完美的角色,才能称之为艺术。”上海轻音乐团独唱演员丁一凡曾获cctv青歌赛上海赛区流行组金奖、文华声乐表演奖,将东方韵味融入华丽乐章,流淌出真挚感情。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首席舞美设计师余嫣嫣拒绝自我设限,不断在作品中体现时代、科技共进的原则。
为青年演艺人才搭建一个崭露头角的平台,“文广演艺之星”平台年创办,年起采用两年一届“入围评选”机制,由各院团根据“青年演艺骨干”红名单推荐候选人,演艺集团“文广演艺之星”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入围人选。文广演艺集团针对剧种特点和入选者专长,进行重点培训、创作剧目、观摩交流、研讨会以及导师式业务培训等,精心策划、量身定制专场演出或作品展示。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