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包括胃镜、肠镜、膀胱镜、外壳内窥镜等器械,我们都可以通过眼睛直视的方法来直接进行手术操作,但唯独在心内科领域,直视化的操作似乎较少见,我们更多通过心脏彩超、碘造影剂造影以及CT、核磁等方法间接指导手术的操作。其原因也显而易见:心脏的解剖结构不像胃肠、膀胱等空腔脏器,结构相对复杂;其内容血液不透明,也需要想办法排除这一干扰因素;而且更不用说其还有复杂的电生理机制了。
小编曾设尝试想过是否存在这么一种器械,能够做到上述几点,结果还真就存在这么一个设计精巧的器械,其不仅在刚结束的HeartRhythm年会上展出,而且Reddy教授早在年就在Circulation杂志上报道。
这种球囊导管球囊的作用在于推开血液,并直接固定在肺静脉上(阵发性房颤消融的关键位点),其球囊内部核心部分为可以发出90-度扇形激光,不仅仅用于照明,而且可以用于消融。
临床实验这种导管消融效果也是不错的:条(n=,91%)肺静脉成功实现隔离。单次导管消融术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下12个月无AF事件患者数为18人(n=30,60%)。没有明显的肺静脉狭窄发生。不良事件包括心包填塞(n=1)和无后遗症的中风(n=1),以及无症状膈神经麻痹(n=1)。较新的多中心实验结果更好,例阵法性房颤患者中,98.8%的肺静脉隔离,但12个月房无房颤率在60%左右。
但这种导管也有诸多弊端:其一是照明效果有限,有时候较难确定左心房-肺静脉的位置,其二:其手术成功率并不一定优于传统射频消融方法。不过笔者今年在年会上还看到了效果更好、更加清晰的演示,遗憾的是没来得有照相。激光消融球囊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可以减少X射线剂量,直接通过肉眼直视这一途径来解决问题,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激光消融导管问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