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6日,“中国房颤中心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古都南京如期召开,现场众多专家、医生代表和媒体参与了此次大会。
我国心房颤动(房颤)患病人数已超万,且每年增加。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我国现阶段房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在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长期管理等方面均有不足。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一旦出现卒中,将对患者、家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国外的相关经验证实,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项目,有效提高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改善长期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规范房颤的综合管理,提高房颤介入诊疗技术,是房颤中心建设的关键和撬动点,能够有效地、安全地预防卒中的发生。
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推动下,房颤中心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房颤中心建设大力推广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积极开展该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为持续技术临床发展,提高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年1月26日,“中国房颤中心·心房颤动介入诊疗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南京盛大召开。
本次大会以第一批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培训示范基地授牌为主要内容,医院陈明龙教授主持,邀请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医院心内科主任黄从新教授、医院心内科张澍教授对大会进行致辞,医院黄德嘉教授、医院杨杰孚教授等专家共同担任授牌嘉宾,为第一批43家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进行了授牌。
葛均波院士
黄从新教授
张澍教授
陈明龙教授
黄德嘉教授
葛均波院士、黄从新教授、张澍教授为授牌仪式致辞并强调,通过多个学会联手,努力做好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工作,本次医院为核心,向医院辐射,进行医疗资源的整合,学术交流互动和建立区域协同培训体系。培训旨在实现明确介入治疗技术(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的适应证、制定(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技术的流程、统一手术疗效的评判标准、通过培训增加合格的介入手术医生数量、对于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全方位监控、评估和管理等目标。为实现中国心血管事件的拐点早日到来而奋斗。
黄德嘉教授在会议最后进行总结,医院表示祝贺,同时也强调,授牌仅仅是房颤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及房颤中心建设的开始,后续的培训计划仍任重道远,各培训单位还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房颤介入诊疗技术(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的整体诊疗水平,促进技术规范化管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为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贡献力量。
43家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名单
-END-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