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房颤发生的原因来划分,房颤可以分为原发性房颤和继发性房颤(也叫做孤立性房颤),原发性房颤指的是目前没有找到具体原因所发生的房颤,继发性房颤就是由某种原因引发所导致的房颤,房颤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下面介绍房颤的药物治疗。
1房颤的药物治疗包括对引发房颤的原发病的药物治疗
继发性房颤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由于有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肌、心包疾病等心脏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房颤,还有心脏以外的原因,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所导致的房颤,不论是何种继发原因,都需要治疗引起房颤的原发病,治疗手段当然包括药物治疗在内,但由于各种引发房颤的疾病各不相同,药物治疗的方法也应该不一样。
2针对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
2.1房颤药物转律治疗
如果房颤的发生的为阵发性房颤,或者是已经发展为持续性房颤,但房颤的时间在2年以内,特别是左心房内径在5厘米以内,或者是已经去除了病因的房颤(例如由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导致的房颤者已经进行换瓣治疗,或者是房间隔缺损引起的房颤者房间隔缺损已经修补或封堵),可以考虑用药物尽力将房颤转为正常窦性心律,临床上最常用而效果最好的药物是可达龙,其次是普罗帕酮(心律平)、慢心律和美西律,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和比索洛尔(博苏、康忻)有时也有效。
当心房纤颤是由于心脏的血容量负担过重引起来的时候,使用利尿剂也有效,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阵发性房颤,并且是由于容量负荷暂时性过多所导致。
2.2房颤不能转为正常采用维持心室率治疗和抗聚抗凝血治疗
(1)维持心室率药物治疗
当心房纤颤时间比较长和引发心房纤颤的原发病因不能根除的时候,往往用维持心室率治疗的方法,因为心房纤颤的心室率一般都比较快,一般使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使心跳控制在休息状态下心室率每分钟70次左右,活动状态下心室率每分钟90次左右。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有减慢心室率作用的钙拮抗剂(异搏定和地尔硫卓)和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等。
(2)非瓣膜性房颤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当心房纤颤的病因不是由于瓣膜病引起,且房颤不能转为正常窦性心律,需要进行血管栓塞危险度评分,当评分为零分的时候,发生栓塞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最常用的是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
(3)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血治疗
当心房纤颤的病因不是由瓣膜病引起,且房颤不能转为正常窦性心律,进行血管栓塞危险度评分后评分为1分,建议进行抗凝血治疗,但是也可以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当评分超过1分,要求行抗凝血治疗。抗凝血治疗的药物有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这两种抗凝血药物各有优缺点,使用华法林抗凝血治疗的缺点是必须定时监测反应出凝血功能的指标PT和INR,必须将INR维持在1.6~3的范围内,但要做到这点不容易,因为影响华法林疗效的因素比较多,有小部分人即使定时复查INR也常常波动到需要控制达到的目标范围以外,低于目标值治疗效果受影响,高于目标值导致造成出血现象,形成不安全因素,但其优点是便宜,每天价格人民币五毛钱左右。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目前有两种,即利伐沙班(拜瑞妥)和达比加群(泰毕全),其优点是血浓度比较稳定,不需要监测血指标,缺点是价格比较贵,每个月的费用都不低于一千元人民币,并且需要长期服用,这对于经济条件相对不如意的患者是一个负担。
(4)瓣膜病导致心房纤颤的抗凝血治疗
由瓣膜病导致的心房纤颤,如果不能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则只能进行维持心率治疗加上抗凝血治疗,抗凝血治疗与非瓣膜病引起的房颤使用华法林的方法相同,且只能用华法林抗凝血,不能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或者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综上所述,房颤的药物治疗,包括针对引起房颤原发病的药物治疗和针对房颤的药物治疗,房颤的药物治疗包括转为正常心律的治疗和维持房颤心室率的治疗加上抗血小板聚集或者抗凝血的治疗,目的是尽量提高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动脉血管拴塞(包括中风)的发生。
医师简介
医院心血管内科
陈江斌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如果你想获取心血管资讯,可扫描
或长按识别白癜风中医疗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