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锐景创意正版图片库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特点是心房丧失规律有序的电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快速而无序的颤动波。房颤也有分类,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发表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提出的分类中,按照房颤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进,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等几大类。
(表格来源:《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
除此以外,临床上房颤还有一些其他分类方法:
首诊房颤:也就是首次检测到的房颤。不论其是否首次发作、有无症状、是何种类型、持续多长时间、有无并发症等。房颤一旦确诊,就应该在房颤中心或者心血管专科进行系统评估,特别是进行心功能和栓塞风险的评估。
非瓣膜病房颤:指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生物瓣膜置换、二尖瓣修复等情况下发生的房颤。一般而言,具有瓣膜疾病的房颤更容易发生血栓栓塞,血栓约一半起源于左心耳。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风险取决于其基础疾病和伴发疾病,血栓约94%起源于左心耳。
孤立性房颤:原指无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等)的年轻房颤患者,一般而言这种房颤血栓栓塞风险较小。但因房颤的危险因素众多,该定义过于宽泛,目前已不建议使用。
沉默性房颤:又称无症状性房颤是指没有临床症状的房颤。这种房颤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同样有引发血栓栓塞风险或心力衰竭,又称为“沉默的杀手”。所以一旦发现房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该进行临床评估,进行适当的干预治疗。这种房颤隐蔽性强,因没有症状而不容易发现或不被重视,如果中老年人发生不明原因中风或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应该做相关检查,如动态心电图,植入性Holter明确诊断。
图片来源于锐景创意正版图片库
从上文可知,阵发性房颤发作短暂,往往难以捕捉的患者。常规心电图测量时间短,不能连续记录,因此常常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一些发作频次比较低的房颤即使是动态心电图也难以捕捉,此外动态心电图仪器佩戴时间过长,舒适感低,记录时长有限使得很多阵发性房颤诊断成为难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开发出的可穿戴心电产品如心电手环/手表也可以检测出心房颤动。这类产品可长期应用,简便舒适,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均高于90%以上,成为心房颤动诊断、随访观察的有力帮手。
部分文字来源网络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