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3月1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八大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国房颤联盟(CNAFA)在京成立。会上同时宣布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并计划发布《中国房颤卒中报告》,提出规范防治房颤相关卒中的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
???
1.心悸感到心跳加快,伴有乏力或感劳累;
2.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昏倒;
3.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压迫感或者不舒服;
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分型
???
1
药物治疗
???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
(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3)洋地黄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5)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
生活方式
???
房颤病人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尽量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茶、咖啡等。禁止食用会刺激心跳加速的食物,如过热、过烫以及过硬的食物。养成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菌类等,少吃蛋黄,降低胆固醇。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
参考文献
1.WUShanshan,HUANGYuanping,XIEShuo,等.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陈晓杰,陈英伟,董建增,等.有氧运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
3.朱敏洁,周文锐,梁兴伦,等.高龄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策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4.吴有华.CPVI联合LARA术治疗房颤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老年病全科临床药学组杜雪娇
手绘:营养专业组王尧
新媒体编辑:郎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