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症状 >> 正文 >> 正文

大叔急性脑梗原来是房颤ldquo惹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20-8-24

家住李沧区翠湖小区50岁的唐大叔,最近两年反复心慌、胸闷,被确诊为“心房颤动”,但他从来没当回事。药有一搭没一搭吃着,病不发作就一直拖着,谁知半年前,他清早去买菜,路还没走到一半,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中风”了。当时路人急忙将医院,虽然经过取栓手术他恢复了意识,但也落下了严重后遗症。近日,他因再次“中风”又医院。

医院心内科刘福颂主任介绍,5个脑中风患者中就有1个是房颤“惹得祸”,唐大叔就是因为房颤引发的急性脑梗塞,需要立即手术开通大脑动脉,使脑组织恢复血流。然后他必须接受正规抗凝治疗,但抗凝治疗容易发生出血,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出血。而左心耳拥堵术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病人来说,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房颤卒中再次发生。像唐大叔这类病人,都有多年的房颤病史,普通老百姓可能认为“房颤”和“脑卒中”一个在“心”一个在“脑”,是两种完全不相关的疾病,并不明白其中因果,殊不知,房颤患者中风的几率极大!

心内科刘福颂主任介绍,“房颤”就是因“心房乱颤”而引发患者出现心跳紊乱、头晕眼花、胸闷等症状,个别严重者头晕、昏厥、气喘、胸痛,甚至急性肺水肿,还有部分房颤患者发病时没有任何症状。根据流行病学统计,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源性栓子来源于左心耳的概率已经超过90%。

刘主任介绍,左心耳是一个带钩的长管状结构,心耳壁由梳状肌形成小梁,小梁间有缝隙。左心耳和左房腔之间有一直径10-40mm的颈,位于左上肺静脉和二尖瓣瓣环之间,冠状动脉回旋支靠近左心耳开口基底部。左心耳独特的钩状结构以及内膜面丰富的肌小梁易于造成血流淤滞。房颤患者心腔内径增大和左心耳心内膜纤维化等都是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左心耳中血栓形成使脑卒中发生率增加3倍。即使恢复窦律后,左心耳收缩顿抑,仍有可能再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当血栓流动到人脑部并阻塞血管时,就会引发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在我国,每年有50-60万人因房颤而引发中风。房颤患者的中风几率比非房颤患者要高出5-17倍。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得房颤,其实它通常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心肺相关因素:既往患有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慢性支气管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内分泌因素:如甲亢等会造成房颤。此外,心衰、高龄、肥胖、瓣膜病等等都是房颤的高危因素,一旦出现心脏怦怦乱跳、心慌胸闷气短,千万别以为“歇歇就好”,医院检查心脏。房颤引起的中风虽然危害巨大,但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关键是要趁早。

市三医心内科刘福颂主任强调,除了正规口服抗凝药物、控制心率以外,射频消融也能有效帮助房颤患者心脏恢复正常心律。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治疗新趋势,特别针对那些不能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或者抗凝治疗出血风险高,但是又反复中风的患者来说,特别合适。它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

最近,医院心内科与上海九院开展左心耳封堵术,非瓣膜性房颤多次合并脑中风患者及对抗凝治疗有禁忌症的房颤患者,可以接受左心耳封堵的手术。另外,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饮食清淡,心态平和,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并戒烟戒酒、少熬夜、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等,这些日常习惯将形成不利因素,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供稿:心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5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