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症状 >> 正文 >> 正文

心房颤动需要治疗吗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22-5-13

需要治疗吗?

心房颤动

门诊遇到一个小伙子,35岁,正值壮年,拿着一份心电图“心房颤动”前来咨询,“医生,我体检发现心房颤动,没有任何症状,需要治疗吗?”

1.心房颤动是什么?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其分为初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房颤发作时,心跳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

2.房颤的症状

房颤常见的症状是“心慌、心跳不规则”,还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心累、气促”,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房颤”。“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危害是否会变小呢?

3.房颤的危害

房颤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可能会引起中风(偏瘫)、外周动脉栓塞、心衰、猝死、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在执行速度相关的功能和言语流畅性方面明显下降,被称为“血管性痴呆”,可能与这个群体的患者存在无症状性脑梗死相关。这些危害不会因为你房颤发作时症状是否明显而不同。

案例分享

CaseStudy

XXX,女,72岁

患者在家做家务过程时,突然摔倒在地,左半身肢体不能动弹,医院,行头颅核磁提示“急性脑梗塞”。医生追问患者是否有“房颤”的病史,患者及家属均予以否认,医院住院期间心电监护可见“阵发性心房颤动”,而在房颤发作时患者无任何心慌、胸闷等症状。

XX,男,58岁

医院住院期间有家属在旁陪护,但在夜间睡觉时发生猝死。家属在旁陪护时无任何察觉,护士夜间查房时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均已停止。由于患者当时正“背着”动态心电图仪,事后我们调出心电图找到了患者发生猝死的“元凶”——患者夜间睡觉时发作了“房颤”,从而诱发了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引起了猝死。

4.房颤的诊断和治疗

房颤发作时无论症状是否明显,它对人体的危害均是存在的。我们要提高警惕,可通过行心电图检查、长程动态心电图检查,或住院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来发现房颤。房颤一旦被诊断,需积极的治疗,其中包括规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及血栓栓塞事件,射频导管消融减少房颤的发作,左心耳封堵术减少心源性卒中的发生。

另外,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戒烟、限酒)、减轻体重、控制好血压、血糖,改善心肌缺血,改善睡眠呼吸暂停、慢阻肺等缺氧状态。

主办:医院政治工作处供稿:心血管内科作者:蒋周芩监制:刘长满、龚博主编:黄小桐责编:唐杰校对:胡永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8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