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
央行一天内两提房地产问题!
房地产最危险的时刻来了?
???
央行在17日公布的《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17日举行的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都谈到了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调控问题。其中《报告》明确指出,要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央行一天内两提房地产问题
在2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年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强调,要继续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的《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宏观上要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主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重点:央行70次提到“风险”16次提到“泡沫”
在这份大约3万字的报告里,央行70次提到了“风险”,16次提到了“泡沫”,传递重要的政策信号。年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全面趋紧,房企将告别“高杠杆”时代,房地产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其中,报告还两次提到了“房地产泡沫”,并首次强调,要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措施
01
防止“以钱炒钱”等加杠杆行为
在去年的季报里,央行提到了“风险”的次数在不断增加,二季报提到了53次,三季报里63次,四季报里达到了空前的70次。
17日发布的《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介绍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指出,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实向虚”。
报告提出,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加强风险监测分析。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措施
02
抑制泡沫: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作用
在四季报里,央行16次提到了“泡沫”,其中两次提到了“房地产泡沫”,这是二、三季报里没有提到过的。
央行17日发布的《报告》中,单辟一个专栏讨论了资产价格、货币政策与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
对于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报告》指出,为应对资产价格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针对性地防范房地产金融市场可能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国际上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不同工具效果存在差异,但总体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助于抑制房地产周期波动。”
“当然仅依靠宏观审慎政策,可能还不足以抑制资产泡沫。”《报告》认为,宏观审慎政策作为新生事物,尚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也指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助于提高调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为维护价格和产出稳定、金融稳定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离不开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需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的作用。
16城房企钱袋子被套上“紧箍咒”合肥位列其中
2月1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以下简称“4号文”),其中要求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许向年房地产市场行情过热城市提供融资服务,投资的城市普通住宅地产项目也暂时不予备案,名单内的城市有16个。有专家表示,暂停对房企的融资服务,对于资金较紧张的中小企业,打击较大。
其中“4号文”中提到,年房地产上涨热点城市共有16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合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天津、福州、武汉、郑州、济南、成都。
根据“4号文”内容显示,私募资产管理计划不得以各种方式向房企提供融资,特别是为房企拿地、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对于“首付贷”等违法违规行为,再次进行强调不得为各类机构进行发放服务。
合肥房价有没有泡沫?
合肥房价有没有泡沫?一直是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