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数量日益增加,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年一项涉及9个国家,30个独立研究项目,纳入,例患者(平均年龄64岁,男性占54%)的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的发病率从最初的2.3%,在几年间增长至4.4%。
而房颤又与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随之而来的高昂治疗费用,为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年《欧洲心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房颤是影响全因死亡率的一个独立因素,可使女性全因死亡风险提高2倍,男性提高1.5倍。20%~30%卒中的发生与房颤相关。
房颤探索历史悠久
年EdmeFelixAlfredVulpian教授在动物实验中,首次发现不规则心房电活动。
年CarlWilhelmHermannNothnagel教授首次记录到这一不规则脉搏与房颤相关,并将其定义为“心房纤维性颤动”。
在年由WillemEinthoven教授首次在ECG中记录到房颤。
年,CarlJuliusRothberger教授、HeinrichWinterberg教授以及SirThomasLewis教授明确了心房解剖和电活动与心房纤维性颤动所导致的不规则搏动之间的关联。
《年ESC/EACTS房颤管理指南》将房颤分为:首次诊断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以及永久性房颤这五种类型,以便在之后的治疗中给出最佳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房颤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SilentAF”。虽然,这些患者无房颤的相关症状,但是同样面临着卒中和死亡的严重危险,而由于早期无症状,使得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
房颤的发现与诊断
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的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针对房颤诊治的重要理念,以下几种方式对房颤的诊断都有很大的帮助。
社区/医院筛查:医院门诊时,使用便携式心电图机检测常规心电图,筛查房颤。
延长检测时间:延长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监测时间,连续7天监测,检出率可以提高到96.6%,连续14天监测,检出率可接近%。
器械植入:心脏植入电子设备(CIED)患者,可以通过设备记录与卒中以及其他并发症风险升高相关联的心房高频事件的发生。
卒中患者检测:在卒中生还者中,特别是不明原因卒中患者,使用非创伤性动态心电图检测设备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测是否合并房颤。
实时遥测:使用便携式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长时间遥测作为一种全新心电监测方式日益崭露头角,特别是针对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应用远程动态心电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及时发现异常事件,利于患者早期接受治疗,此外,针对房颤消融术后患者,远程心电实时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测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
质子科技:卡帕奇心电遥测系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