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9日,在武汉举行了第八届扬子江心脏论坛暨心房颤动高峰论坛。会议上,正式召开了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启动及授牌仪式”。医院心律失常科李晋新主任及屈玉春副主任医师代表我院心脏中心参加了授牌仪式。
医院荣获“第一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
成为房颤现代介入诊疗技术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房颤一站式服务中心。
我院心律精锐参加授牌仪式左:屈玉春副主任医师,右:李晋新主任,均为我院心律失常诊疗精锐医师
心房颤动危害多,认识少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简而言之,房颤就是心房在乱颤动,失去了正常的辅助泵血功能,导致心功能下降,同时血流也会瘀滞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发生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或其他血栓栓塞事件。
房颤可引起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但也有房颤患者是无任何症状的,却依然有着中风高危风险,这部分患者往往就容易忽视房颤这个“隐匿的杀手”。
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项目,提高房颤治疗的指南遵循率,可以有效提高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改善长期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
对抗房颤有妙招可见房颤放任不管可能酿制大祸,要如何应对房颤这个大麻烦?
首先就是得早期诊断,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可诊断房颤,一旦发现房颤,就应该积极寻找我们房颤中心的专业医师来为您“量身定制”诊疗方案。
房颤的治疗主要三大方面:
一是: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让血液不容易凝固,减少心脏里面血栓的形成,也就减少了血栓脱落,从而减少脑卒中(中风)的发生。主要方法有:药物(如华法林或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和左心耳封堵术。
二是:率律控制。
一些患者房颤引发的心悸症状明显,可考虑房颤射频消融治疗,还您一个正常的心脏节律。对于难以恢复正常心律的,可通过药物控制心跳频率,对长期预后也有益处。
三是:上游治疗。
也就是针对并发房颤的部分可逆因素,如甲亢、心衰、高血压的原发基础疾病的积极控制。
在中医方面,通过中医药的调理,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症状,国际研究也证实针刺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房颤发作或减轻房颤发作时症状。
总之,房颤诊疗手段丰富,在医院房颤中心专业的心律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中西医双管齐下,药物-介入-康复一站式服务,还您一颗健康律动的心!
健康心脏金不换,早诊早治保平安!
左心耳封堵,房颤抗凝新选择左心耳封堵术的出现无疑给后华法林时代房颤的栓塞预防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卒中高危且口服抗凝药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能是最适宜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既往有卒中病史及超过75岁的高龄患者,左心耳封堵的临床获益可能更为显著。此外,对于规范应用口服抗凝药仍然发生栓塞事件的患者,在排除其他栓塞来源后可考虑左心耳封堵;而既往颅内出血或合并颅内血管畸形的患者,左心耳封堵也可作为NOAC的补充。
医院为国内率先医院,将为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更全面的选择方案。
射频消融治疗是房颤的利剑转复房颤使之恢复窦性节律无疑会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而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却不尽理想,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也进展缓慢。房颤导管消融作为转复和维持窦律的有效手段,在房颤的节律控制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际指南中已经提出导管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选择,即不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直接接受导管消融;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经过多次消融多数患者也可成功维持窦性心律。导管消融对于不同人群如高龄、长时程持续性房颤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目前已成熟开展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用好这柄利剑,将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福音。这也是房颤中心的使命所在。
心脏中心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