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临床表现 >> 正文 >> 正文

CSC2016徐亚伟一站式房颤消融和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1-28

CSC

年9月8-11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心血管大会暨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在古都西安隆重召开,在10日的“房颤栓塞的预防”环节中,同济医院徐亚伟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房颤消融和左心耳封堵联合治疗时的一些单中心体会。

房颤治疗策略包括:控制心室率、恢复和维持窦律(药物、电复律、导管消融)、抗栓治疗(华法林、NOAC、LAAC)以及上游治疗。抗栓治疗是重中之重,同时导管消融也是在房颤治疗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高危房颤患者进行左心耳封堵也是大家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对于同时存在脑血管二级预防风险的患者,进行完导管消融以后,如何进行抗凝、消除卒中也是很明确的现实问题。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有不喜欢抗凝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左心耳封堵来进行治疗。对于阵发房颤、心悸症状明显以及有脑卒中史的患者若有条件,可以联合RFCA(射频消融)加上LAAC(左心耳封堵)。

基线情况

年8月到年4月,共收治68例患者(男41例,女性27例),为全球最大样本,平均年龄为(75.6±4.3)y(69y-83y),房颤病史(3.1±1.7)y(2y-5y)。合并高血压33人,糖尿病22人,冠心病27人,卒中史:全部68人均有。CHA2DS2-VAScScoreof(4.3±1.9),HAS-BLEDScoreof(1.9±1.2)。术前72小时TEE排外血栓。

导管消融包括热消融和冷消融两种。导管消融的术式(1):C3指导的心肺静脉电隔离术,28例。导管消融术式(2):球囊冷冻消融,40例。

左心耳封堵术的过程

左心耳完成后的情形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45天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然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服至术后6个月。之后阿司匹林长期维持。于3、6、12、18及24个月时随访心律及有无卒中复发的情况。

导管消融结果

肺静脉电隔离率为%。导管消融所用时间:(.2±21.3)min(95min-min)

左心耳封堵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Lefort封堵器;

封堵器释放次数:-1in27patients;2in31patients;3in10patients;

左心耳封堵时间:(67.1±18.3)min(51min-89min);

术中TEE监测结果(残余分流≤3min认为可以接受);

Noleakin43patients;1mmofleakin13patients;2mmofleakin11patients;5mmofleakin1patients。

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3.4±2.8)months;

58of68(85.3%)维持窦律;

无卒中复发;

并发症;

1例患者出现轻微心包渗液,无症状,自行吸收;

1例患者于2个月时出现黑便,经停服阿司匹林,加用奥美拉唑后黑便消失。

导管消融的成功率不是%,即使阵发房颤也是如此。导管消融“成功”也不意味着卒中的风险完全消除。即使在“导管消融”时代,卒中仍然是一个大的威胁,尤其是卒中风险高的患者。左心耳是房颤卒中之源。我们的研究通过1次手术完成2种治疗策略的双保险治疗方式证实了联合左心耳封堵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可行性。这一术式不足之处在于手术时间延长和同一次手术的费用明显增加。

冷冻消融水肿范围小,相对射频消融在复合手术中更有优势。复合手术时,建议尽量选用单纯“塞子型”封堵器。本研究单中心、非随机、样本例数小,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今后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得出更有信服力的结果。

来源:医心网

编辑:Nana

转载请注明“医心网”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

赞赏

长按







































中科UM-D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