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窦性心律在房颤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使患者症状缓解,心功能得到改善,运动耐量提高,且预防血栓,是对房颤最理想的治疗。但是,窦性心律维持困难。目前房颤的转复方式主要包括药物转复和电复律。部分患者通过消融治疗得以恢复窦性心律,不再依赖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房颤射频消融的远期预后尚不十分理想。
对于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小于1年)的患者,电转复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有效维持率仅为30%~50%。药物转复成功率在80%~90%,但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心外不良反应和潜在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
2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药物治疗在欧洲指南里,胺碘酮相比其他药物在预防房颤发作上来说是效果是最明显的,是一个较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氟卡尼或决奈达隆更有效的维持窦律的药物(Ⅰa),但其存在一些心脏外的毒副作用,我们希望进行改善,但效果并不理想。决奈达隆作为一个中等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推荐用于反复发作的AF患者维持窦性心律(Ⅰa);不推荐用于持续性房颤患者(Ⅲb)。
3维持窦性心律or心室率控制?节律控制表明:转复心律本身具有明确栓塞风险;房颤复发率高(50%/年),可能需要再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明确的副作用或致心律失常作用;不能明确减少栓塞;潜在心脏病患者,Ⅰc类药物有可能增加死亡率。
对于部分房颤患者而言,心室率控制后可显著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节律控制相比,心室率控制较易达到治疗目标;相对减少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因此,对一些血栓栓塞高风险、心衰、瓣膜病、永久性房颤患者更多选择心室率控制策略。
但是,不能简单理解为维持窦性心律与控制心室率相当。节律控制未能体现出优越性的另一原因是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效果难以保证。
4中药开辟房颤治疗新天地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为中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
一项纳入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对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相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对于阵发性房颤,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参松养心胶囊维持窦律的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单独使用或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使用(证据级别B)。
来源:医声网
更多相关——
房颤的诊断与治疗,你都掌握了吗?
三点结合,房颤巧处理
心律失常与络病也有着密切关系
房颤合并心衰:临床评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
文章源自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通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