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就像一个泵,每次搏动都将血液泵向全身,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这种机械活动是受电活动控制和支配的,正常情况下,电活动来源于位于心房的窦房结,窦房结规律发出电脉冲,每分钟60~次,向心脏各部分传导,引起心脏各部位顺序而规律的收缩(心房到心室)。
房颤时,心脏的电活动不再受窦房结支配,被心房内快速,杂乱无章的电活动替代,相应地心室出现快速而没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房颤是心房律紊乱的、无规则的电活动。心房波不明显,基线是由一系列不规则的、形态、间期和幅度变化着的波形组成,当未出现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不恒定并呈完全无规律状态,简称房颤。房颤开始时多为短暂性或阵发性,随时间推移可变为持续性发作。房颤的原因大体分两类,一是具有明显的心脏形态学改变如:各种致心房压力升高的原因,冠心病,炎性或浸润性心房疾病,与年龄增加有关的心房纤维化等。其二是心脏无明显形态变化如:中毒,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以及特发性。房颤心电图特征是没有P波,在各导联中出现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间隔不匀的f波,频率为~次/分;心室搏动完全不规则。但是当房颤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其心室频率却是完全匀齐的。关于房颤产生的机制有多种学说,从早年的自律性增高到后来的“主导环”,以至近年的各向异质性及混沌学说都尚未能对其做出完善的解释。患者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搏动的快慢、规律性以及心脏的功能状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