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全球首位的死亡原因。然而,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多数CVD是可被预防的。
医务人员除了向公众提供健康教育信息外,还应鼓励其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小CVD发生风险,延长寿命并且改善生活质量。
以下是近期针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最新研究结果。
1.戒烟,贵在持久研究表明,戒烟后心血管系统可以逐渐发生“好”的变化,有些反应甚至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具体说来。从吸最后一支烟起,20分钟内血压下降,体温、心率恢复到正常24小时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就开始降低1年内,冠心病的风险即可降低50%;戒烟5年内,中风或脑溢血的风险可以降低到与不吸烟者相似的水平;戒烟15年内,冠心病的风险可以最终降低到与不吸烟者相似的水平。不仅如此,国外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表明,相对于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还是针对冠心病最为经济实惠的干预手段。
2.强化降压,是否可行?血压异常对脑、心、肾都会造成损害,而且这种损害是慢慢积累的过程。损害大脑会导致脑卒中;损害心脏会导致冠心病;损害肾脏可导致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服降压药,每天监测血压;饮食应该清淡,每天吃盐量控制在6克以下,少吃加工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洋葱、海带、紫菜、木耳等可帮助降低血脂、控制血压。
3.合理午睡有关研究指出,地中海各国冠心病发病率低与他们传统的午睡习惯分不开。北欧和北美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则与他们缺乏午睡有关。午睡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然而,如何午睡却大有学问,尤其是对冠心病病人来说,做到科学地午睡甚为重要。研究表明,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冠心病发生率减少30%。
4.适度是关键瑞典一项队列研究发现,每天骑车或步行20分钟以上的老年男性,与运动量更大或更小者相比,心衰发生风险均有所减小。
5.康复项目简单有效一项针对近期心梗患者的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患者接受三周一次以太极拳为主的心脏康复项目,持续12周,最高氧耗量即有增加。
6.积极生活预防心衰研究发现,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积极运动、非肥胖、不吸烟以及少量饮酒者的心衰发生风险显著减小。
7.减肥与房颤成年人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患心脏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肥胖者患冠心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有腰臀肥胖“苹果形”身材的人。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
8.地中海饮食,并非老生常谈地中海饮食富含蔬菜、水果、豆类、橄榄油,以及乳制品、鱼类、禽类。既往研究发现,地中海国家的CVD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低。近期有研究显示,勃起功能障碍男性摄入地中海饮食,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及外周动脉病。
9.天然最可贵英国以及欧洲多国研究人员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每天吃蔬果8份以上与不到3份的人相比,因冠心病而死的风险低22%,1份是指80克蔬果,相当于一根小香蕉或中等大小的苹果,或较小的胡萝卜。
10.及时补水天热,人体因排汗过多造成的缺水使血液浓缩。多喝水可维持血液正常的黏稠度和补充暑热消耗的体液。要多喝凉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最好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能喝一杯凉开水。白天也可以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