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房颤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上的性别差异。来源:梅斯医学该研究纳入了例房颤患者,39.7%为女性,这些患者来自于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房颤欧洲注册中心,研究人员评估了房颤患者症状、危险因素、治疗和1年不良预后发生率的性别差异。研究人员发现男性房颤患者整体要比女性房颤患者年轻(平均值±标准差:70.1±10.7岁vs.74.1±9.7岁,P<0.)。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更频繁地出现至少一个房颤相关症状(女性为95.4%,男性为89.8%,P<0.)。两者口服抗凝药较为相似,服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增加女性从5.9%到12.6%,男性从6.2%到12.6%,两者均有P<0.。男性患者更常接受心脏电复律和消融治疗(分别为20.6%和6.3%),相比于女性(分别为14.9%和3.3%,P<0.)。1年后,女性发生经年龄调整和国家调整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几率要低65%(比值比为0.35;95%可信区间为0.22-0.56),急性冠脉综合征要低40%(比值比为0.60;0.38-0.93)和心衰要低20%(比值比为0.80;0.68-0.96)。1年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血栓栓塞和大出血事件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女性房颤患者症状更多,但不太可能接受侵入性的节律控制治疗如心脏电复律或消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些差异对女性房颤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原始出处:RenateBSchnabel,etal.Genderdifferencesinclinicalpresentationand1-yearout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