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指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疗效肯定,能明显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该文发表在《疑难病杂志》年第4期上。
心房颤动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尚无明确的根治方法,在恢复及维持窦性心律、改善预后方面西医疗法疗效仍不理想,且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由于房颤发作的无规律性,导致临床试验评价药物控制房颤发作疗效时相对困难。现有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可能是房颤致病因素,也可能作为预测房颤发作的生化标志物。通过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耳活检发现,房颤患者心耳组织炎性浸润,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血清hs-CRP和IL-6浓度在心房颤动患者房颤发作时明显升高,在施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hs-CRP和IL-6浓度显著降低。同时,房颤患者在窦性心律时,hs-CRP和IL-6浓度水平显著低于房颤发作时。TNF-α作为炎性反应后细胞因子,在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和败血症相关性心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生作用。心房纤维化被认为是心房颤动病理生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导致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的关键因素。Liew等所做的动物实验研究显示,TNF-α通过激活connexin-40表达影响TGF-β通路,参与心肌纤维化。 因此,本研究通过结合临床疗效指标和血清炎性指标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的疗效,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并推测参松养心胶囊在炎性反应通路中的可能作用。 该项研究共纳入心房颤动患者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行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血清炎性因子浓度、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97/)高于对照组的58.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TNF-α浓度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t=7.、6.、9.,、P均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房颤持续时间分别为(18.75±5.62)h和(17.68±6.05)h,治疗后分别为(10.26±4.58)h和(14.26±5.17)h,治疗后2组房颤持续时间均减少(t=20.、11.,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t=20.、11.、8.,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疗效肯定,能明显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性因子。
来源:《疑难病杂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