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RECIRCUIT研究确证达比加群在房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8-21

年3月19日,在第66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上,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所的HughCalkins教授公布了RE-CIRCUIT?研究结果,结果同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消融的房颤患者中,不间断达比加群较不间断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出血并发症更少。

RE-CIRCUIT?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研究,旨在比较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围手术期不间断达比加群治疗和不间断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该研究于年4月启动,纳入例计划接受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受试者经过0~2周的筛查期后随机分组,分别接受达比加群mgBID(n=)或华法林(INR2.0–3.0)(n=)治疗,4~8周后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持续治疗8周并在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1周。研究主要终点为消融术后8周内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定义的大出血事件;次要终点是消融术后8周内卒中/全身性栓塞(S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小出血事件、大出血和血栓栓塞(卒中,SE,TIA)复合终点。

RE-CIRCUIT?研究中,达比加群组和华法林组患者的基线人口学及临床特点均衡:平均年龄分别为(59.1±10.4)岁和(59.3±10.3)岁;平均CHA2DS2-VASc评分分别为2.0和2.2;大部分患者为阵发性房颤(67.2%对68.9%),其次是持续性房颤(27.1%对25.5%)。在整个治疗期间,华法林组的INR在治疗范围内(2.0~3.0)的时间(TTR)为66%。

RE-CIRCUIT?研究结果显示,消融术后8周内达比加群组大出血事件显著低于华法林组,绝对风险显著下降5.3%(1.6%对6.9%),相对风险下降77.2%(P0.)(见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患者性别、年龄、肌酐清除率和CHA2DS2-VASc评分,均获得相似的结果。此外,达比加群组的心包填塞和腹股沟血肿发生率也同样低于华法林组。在次要终点上,达比加群组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华法林组发生1例;两组小出血事件发生率相似;达比加群组的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1.6%对7.2%)。RE-CIRCUIT?研究针对的是接受消融手术的房颤患者,这一人群卒中和出血风险较高,试验组达比加群选择mgBID标准剂量,因此进一步证明对于房颤消融患者,达比加群mgBID较华法林安全性更优。

图1至发生首次大出血事件的时间的生存分析曲线(Kaplan-Meier)

在RE-CIRCUIT?研究结果发表前,虽然NOACs已逐渐取代华法林成为房颤患者首选的抗凝治疗药物,但其在房颤消融围手术期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在随机对照研究中得到充分的验证。早期NOACs用于消融术围手术期的相关研究样本量小、事件数少,且多为非随机或回顾性研究设计。此前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VENTURE-AF?研究结果仅证明不间断NOAC与不间断VKA治疗的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相似。而RE-CIRCUIT?研究是一项设计严谨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入组患者根据年专家共识的建议实施消融术,且对照组患者华法林控制良好(TTR为66%),因此其研究结果更能反映当前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此外,出血尤其是危及生命的出血(如心包填塞)是房颤消融患者NOACs抗凝治疗最值得







































北京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