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66岁男子体检查出房颤婉拒治疗,三个月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12-8

一男子,66岁,体检中查出房颤,但因身体没有症状拒绝了治疗;三个月后,他中风了。

这是上周五在“浙大一院房颤中心建设启动大会”(以下简称“中心”)上,浙江大医院房颤中心主任郑良荣教授介绍的一个典型病例。遗憾的是,这样的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他们总以为等到有症状了再治疗也不迟。殊不知,房颤就像个“骗子”,不能仅凭有无症状来判断是否有中风的风险。

房颤的一级预防很重要

但患者的接受度却不高

房颤,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重,房颤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现有房颤患者超过万,在每年卒中(俗称“中风”)的患者中,有一部患者就是房颤引起的,约52.5万人,这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让郑良荣等从事房颤防治工作专家揪心的是——老百姓对房颤的认知度较低,前文中的男子就是一个典型。

他是一个还算注重健康管理的人,66岁,患糖尿病、高血压十多年了,常年吃药的那种,有体检的习惯。”郑教授说,“半年前,他和往常一样去体检,结果心电图显示心跳异常,他就又去了专科门诊复查,被告知有房颤,建议抗凝治疗,他不放心,又从当地赶到杭州找我看。

结合男子的各项检查报告,以及病史,郑教授也建议他及时进行抗凝治疗,这是预防中风的有效方式,也是房颤患者的一级预防,但他犹豫了再三还是拒绝了,理由很简单——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感,等有症状了再说也不迟。

三个月后,当郑教授再听到该男子的消息时,他已经中风了,左侧肢体完全动不了了,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由于有过中风史的房颤患者,有再次中风的风险,他的家人就带着他的资料,再次找到了郑教授。

胸闷、气急、心慌、心律不齐等确实是房颤的常见症状,但也可以没有症状,没有症状并不代表没有危害,有症状也不一定就会中风。我们对房颤患者有个评分系统,一般来说,评分大于等于2分就要进行抗凝治疗了(上文男子评分超过了3分)。不过,临床上能够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并不多,尤其是没有症状的人。有数据统计,医院确诊为房颤的患者,仅30%的患者会进行抗凝治疗,医院则不到10%。

这两天,一份最新出炉的中国人心血管数据刷爆了朋友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

从死因构成分析而言,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为什么心血管病人这么多?

1.运动太少,心脏越来越弱!

年中国慢性病检测项目显示,即便是每周运动三次以上、每次中等强度及以上运动多于10分钟的要求,也只有11.9%的人达到了。

2.吃得越来越油了!

吃得越来越油了,估计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吃得太油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这也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急性心梗危险因素。

3.蔬菜水果吃不够!

维生素C(主要来源为新鲜蔬果和水果)摄入不够,会导致血管受损。

怎么才能远离心血管病?

健康生活!

生活方式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并且不像药物、手术治疗一样存在适应症、禁忌症等,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开始、被任何人所利用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放寒假了,“熊孩子”意外伤害高发!儿科专家的四点提醒很重要

杭州流感又有新变化!一图带你全面了解

养了14年的女儿竟是“男儿身”,致病元凶居然是它

怀孕3个月,乳腺肿块长得比乒乓球还大!为什么孕期乳腺肿块会“疯长”?

记者葛丹娣

通讯员王蕊胡枭峰

编辑金晶

部分内容综合人民日报

长按指纹

一键







































白癜风食疗方法
头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3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