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房颤发病增多。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蔡衡教授介绍说,房颤是心律失常领域最为高发的一种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
在咱天津,差不多15万人饱受房颤困扰,且在工作压力大、熬夜应酬多等原因趋动下,呈现疾病年轻化的趋势。
一旦患上房颤,心房就像生了“抖抖病”,每分钟颤动频率高达次-次。这种极不协调的“乱颤”,会使心房丧失有效收缩,导致心悸、眩晕、晕厥、气短、胸闷等不适出现。可房颤带来的危害不仅如此,它最大的危害是引发中风。
“许多房颤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来预防中风,一旦擅自停药便有罹患中风的可能。”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梁德刚教授表示,门诊中,不少中风患者都是发生中风后,才知是房颤惹的祸。
那么问题来了,房颤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中风风险?梁德刚主任介绍说,可以根据欧洲心脏病协会心房颤动处理指南提出的评分系统自己评评分,如果危险因素分值在2分或以上,就需进行抗凝治疗了。
评估的总分值是9分。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年龄65-74岁、女性各占1分;先前曾有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年龄≥75岁各占2分。得分越高,中风的风险也就越大。
可仍有问题出现——临床上,不少房颤患者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仍然中风了,这是为什么?
蔡衡主任解释说,这是“武器”没选对,因为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而房颤导致的血栓主要是凝血因子在起作用,阿司匹林的预防效果几乎等于零。作为房颤患者,正确的抗凝治疗应该选择达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药或传统药物华法林。尤其是前者,避免了传统药物的诸多问题,服用方便且安全性更高。值得高兴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咱天津10月17日已被纳入门诊医保报销范围,不再需要患者自负全部药费。
房颤四问
房颤发病可有季节性?
蔡衡教授:房颤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天气寒冷时节该病更易发作,此外情绪波动、过度劳累、一次性大量饮酒后也易引发房颤。
发现房颤就要赶紧治疗吗?
蔡衡教授:并不是。房颤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与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但不是说一发现房颤就马上吃药或者立即手术,还要看疾病发展到哪个程度,再考虑治疗方式。比如阵发性房颤,没必要长期吃药,但犯得勤了,就要遵医嘱治疗了。
患了房颤为何要防中风?
蔡衡教授:在我们的心脏里面,有一个叫左心耳的地方,血液很容易因房颤在这里发生淤滞,而血栓一脱落,跟随动脉血走到脑部,就引发了脑卒中。当然,血栓也有可能走到其他部位,引发危症。医院收治的一名病人,就是房颤引发的血栓跑到了左上肢动脉里,医院里已经摸不到脉博了。
预防房颤需要注意啥?
蔡衡教授:房颤是一种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就预防来说,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是甲亢,一定要控制原发疾病,避免心肌害到损害。从疾病诱因的角度来说,避免过度劳累、经常熬夜、情绪波动、精神紧张,以及大量喝酒、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也于防病有益。
记者张昭
新媒体编辑张昭
喜欢就转发·更喜欢就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比较见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bfzzz/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