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病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ESC2016刘少稳姚焰教授点评2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1-24

8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首日,《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了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这是时隔4年之后ESC对年房颤管理指南的全面更新。在新指南发表后,“心在线”特别采访了上海交通医院刘少稳教授,以及中医院姚焰教授,请刘教授和姚教授对最新指南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点评。

刘少稳教授:指南更新更多体现在一些理念和细节上

刘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这版指南的更新更多体现在一些理念和细节上,将房颤患者的管理向前移,强调早发现,对特殊人群及时合理地筛查,对高危患者及早开始抗凝治疗,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推荐更加优先。

在其他治疗上同样如此,新指南对房颤合并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在房颤导管消融和外科手术章节,对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进行了推荐。新指南也讨论了联合或杂交治疗,包括药物与消融及起搏治疗的联合治疗。

指南也第一次提到,因房颤和房速等引起或相关的心动过缓,应积极治疗房颤和房速,而不是首选起搏治疗。另外,对左心耳封堵治疗仍是IIb类推荐,B级证据,但对左心耳封堵术后应如何管理,没有讨论。对外科左心耳干预后的卒中高危患者,仍建议继续抗凝治疗。

此外,新指南对房颤的临床症状分级也进行了细化,原来只分四级,新指南又把II级细分为IIa级和IIb级。在房颤的分类中增加了临床分类,即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的房颤、触发灶性房颤、多基因相关性房颤、瓣膜病房颤和单基因相关房颤等。也对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量化,据此也强调了房颤的预防,如控制体重和血压等。

刘教授指出,指南撰写小组涵盖了与房颤相关的各领域专家,如临床心血管病和心律失常方面的专家,以及心外科、神经内科专家,还包括护理方面的专家。新指南强调在房颤的管理中应多学科合作,治疗方案的制定应与患者充分讨论。

姚焰: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便宜
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bfzzz/1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