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常常遇到抗凝治疗来随访的病人。
发现很多病人包括家属都对抗凝的知识了解很少: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药,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也不知道自己的指标调整到多少才是合适的。甚至常常疑惑“为什么指标总是调不好?能不能不吃了或者换成其他药呢?”
抗凝治疗很重要,意味着让你免于栓塞事件(比如你最熟知的脑栓塞);而抗凝是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你我相互配合的。
所以,就有了夏与何的这本“抗凝宝典”。看完宝典,相信你会发现抗凝是件soeasy的事情。
心外科篇
哪些心外科手术后需要抗凝?
在心外科的各种手术中,瓣膜置换手术术后需要抗凝。
机械瓣膜需要终生抗凝,机械瓣膜材料多数是钛、钛合金等,表面是缺少了人体组织内皮细胞的覆盖,容易激活凝血机制,在瓣叶上形成血栓,导致瓣叶卡住不能开启。
生物瓣膜的瓣叶虽然是生物材料,但是瓣环周边经过缝合,也需要抗凝至少3个月。看看这个长满血栓的机械瓣,你对抗凝重要性是不是认识更多了呢?
用什么药物抗凝?
常规的采用华法林抗凝,特殊情况可使用低分子肝素代替。
需要监测哪个抗凝指标?数值控制到多少?
需要监测凝血功能中的“国际标准化比值指标(INR)”。
不同类型瓣膜INR控制值如下:
机械二尖瓣——2.0-2.5
机械主动脉瓣——1.8-2.0
机械三尖瓣——2.5-3.0
生物瓣——1.5-2.0
心内科篇
哪些心内科疾病需要抗凝治疗?
最常见的疾病是房颤,心律失常的一种(夏与何说房颤)。脑卒中是房颤最大危害之一,一旦房颤发作,则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6倍(夏与何说房颤之治疗篇)。而抗凝是预防脑卒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其次是肺栓塞。也许你对这个名字很陌生,毕竟,一旦发生肺栓塞之后,不少人因为没有及时诊治而猝死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危重的疾病。久坐、下肢静脉曲张、长期服用避孕药等等,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大增加,肺动脉一旦被栓塞,则肺无法完成正常的氧合,活活把人憋死。唉...
还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也是需要用抗凝药物治疗的。
用什么药物抗凝?
华法林是首选,但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根据国际标准化比例(INR)来调整剂量。
对于服用华法林后无法检测凝血功能,或者始终无法达标的人,或者不愿反复抽血化验的,可以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现在国内可选的有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两种。这两种药物按不同疾病固定剂量服用即可,不需要检测凝血功能。但目前价格贵是其软肋。
服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例(INR)控制到多少?
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指南要求,控制范围会有所不同。
咱简单地去记:
2.0-2.5是安全有效范围;
低于1.5,则无效,无法预防血栓;
超过3.0,则需要减量,否则出血风险会增加。
华法林服用注意事项
有哪些食物药物会影响华法林呢?
首先看看食物,菜谱来了,根据对华法林影响大小排序,感叹号越多影响越大。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并不是菜谱里面的食物就不能吃了(吃货们看到这点是不是心安不少),而是不能短时间大量的摄入,建议规律菜谱饮食。我们还是建议大家按照自己原来的饮食习惯,然后逐步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另外,服用华法林的女性希望怀孕的,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建议用低分子肝素代替,避免华法林的致畸作用。服用华法林患者需要手术的,建议用低分子肝素替代48小时以上,进行手术。还有对华法林严重过敏的患者,可以用低分子肝素替代。
夏与何谈心脏这是个时而严谨讲医、时而嘻谈人生的地方~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中药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