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庆
同仁房颤在线的全体小编首先祝大家
国庆、中秋
双节快乐!
中
秋
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惜不是你,瓣膜性房颤
随着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陆续纳入医保,新型口服抗凝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选择,其服用方便、起效快、影响因素少、有效、安全,有着许多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房颤患者,这则喜讯就没多大关系了。今天,小编就想来说说这类房颤——瓣膜性房颤。
可能有些朋友听说过这种房颤的分类,即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而其他朋友可能就感觉比较陌生了,因为这种分类相对专业。简单来说,前者是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房颤,后者是不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房颤。但这样说又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前者只是合并某些特定的瓣膜病,后者的瓣膜又不是一定没问题。呃,好晕啊。实际上,对于瓣膜性和非瓣膜性房颤,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确切的定义。目前一般认为,瓣膜性房颤是指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或者曾行心脏人工瓣置换或修复手术的房颤。非瓣膜性房颤,顾名思义,就是不合并这些特殊情况的房颤。
为啥要这样分?我们知道,如果把心脏的各个心腔(左右心房及心室)比作房间,瓣膜就好像是各房间之间的门(参看今天再次推送的小文章“心脏好比一套房,就是房价不会涨~”)。只有这些门保证正常单向开闭,血液循环才能顺利进行,心脏才能正常发挥“泵”的作用。如果这些门“开不开”(瓣膜狭窄)或者“关不严”(关闭不全),就可能影响心脏的功能,程度重了就是心脏瓣膜病。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很容易并发房颤。二尖瓣正好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所以二尖瓣病变者更容易发生房颤。除去病因特殊,这样分类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抗凝药物选择时的特殊性。由于缺乏证据,新型口服抗凝药不推荐用于合并中度或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房颤患者。瓣膜病变如果严重了,很可能就需要通过心外科手术置换人工瓣。同样为了预防血栓,人工瓣置换术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或者长期的抗凝治疗。研究已经证实,这种情况下新型口服抗凝药是禁忌的,故房颤患者合并这类手术情况时也被归类为瓣膜性房颤。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心脏里面除了二尖瓣,还有其它瓣膜呀,房颤患者如果合并了这些瓣膜的问题呢?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最新心脏瓣膜病指南中建议,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房颤患者可以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IIa,B)。房颤患者行主动脉瓣人工生物瓣置换术满3个月后也可以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IIa,C)。所以,合并这类瓣膜疾病或者手术情况的房颤往往就不算瓣膜性房颤了。换言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也是可以有一些瓣膜疾病的。
由此看来,瓣膜性房颤只占房颤患者中的小部分,而大部分房颤患者是非瓣膜性房颤。即便如此,这类患者也应该得到我们的足够重视。请瓣膜性房颤患者朋友铭记:用好华法林,而非新型口服抗凝药!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仁房颤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