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县,8月23日晚,这个以“海拔最高县城”著称的地方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浙江省援藏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队的医务人员们。
这支队伍里,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徐文浩」。作为嘉兴地区前往援藏的两名医生之一,也是唯一一名嘉善医生,他与来自各地的医生一起,在这片海拔米以上的土地上执行为期一个月的援藏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
▲左为徐文浩
一场说走就走的援藏之旅
------------------------------------------------------------
在人们即将迎来中秋佳节,一家团圆之际,37岁的徐文浩却已整理好行装,于8月19日飞抵西藏。
当时县里说有个援藏任务,去西藏开展包虫病流行情况的现场调查,嘉兴地区还需要一名超声科医生,徐文浩当即毫不犹豫地表态:“去,一定得去!”
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工作,对常年生活在江南的浙江调查队队员来说着实是严峻的考验,刚到那曲县时,已有部分队员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可需要徐文浩克服的远不只是高原反应,还有身处都市决然想象不到的险恶路途。
徐文浩:
在下乡的过程中,经常一面是山体,一面是悬崖或是河沟,路面坑洼,泥泞不堪,经常从车窗望出去,离车轮不到几米就是深谷,有时候还会看见掉下去的汽车……光是路程的颠簸就是对个人体力和意志的考验。
“信任,让我觉得工作更有意义”
------------------------------------------------------------
西藏地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包虫病流行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包虫病患者不经治疗,10年病死率可达94%,故又被称为“虫癌”。
这让徐文浩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考虑到路上来回时间太长,有些偏远的山乡没有手机信号,徐文浩「自告奋勇」到牧民家安营扎寨,连续开展调查工作,同时让另一名超声医生留守阵地为牧民检查。
在最远地势最险的「尼玛乡」,接近60度的斜坡都有好几处。由于地处偏僻,许多牧民慕名而来要求检查,而这些检查基本都不在正常调查工作范围内,但考虑到牧民的需求,徐文浩始终微笑着来者不拒,工作量也因此比原计划多出了一半。
▼一次,一名居住偏远、平日因心脏不好长期卧床的女牧民听闻有援藏医生到来,竟骑上摩托车前来,到达后即出现了流泪、气喘的症状,凭着临床经验,徐文浩意识到很可能是心脏病发,当即用自己的氧气瓶给她吸氧。
“信任,让我更深地意识到这份工作的意义,虽然言语不通,但他们总是不住地向我们表示感谢。”
看着卫生院角落里落满灰尘的仪器设备,徐文浩更加坐不住了。一有空,徐文浩便给当地卫生院的医生们上课,把自己的业务水平都发挥出来,教给这里的医生更多的医疗知识。
徐文浩:
其实在哪里工作,对我们医生来说没什么区别,干的都是治病救人的事,只不过西藏环境有点特殊而已。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援藏。
来自嘉善版文字有删减
嘉善报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