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症状 >> 正文 >> 正文

进展JACC亚临床房颤危害大,心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10-24

采用长程连续监测的方法,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中,约三分之一可检测到短暂性亚临床房颤。然而,这种亚临床房颤与心衰住院风险是否相关?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对于置入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亚临床房颤进展与心衰住院高度相关,使心衰住院风险升高3.58倍。

亚临床房颤进展与心衰住院独立相关

研究数据来自ASSERT研究,所有患者≥65岁,有高血压病史,但既往无临床房颤,均置入起搏器或除颤器。入选1年内亚临床房颤最长持续时间>6分钟但≤24小时的患者,共例。将亚临床房颤进展定义为持续时间>24小时或进展为临床房颤,采用时间依赖性Cox模型,评估其与心衰住院之间的关系。

平均随访2年后,15.7%的患者进展为持续时间>24小时的亚临床房颤或临床房颤(发生率为8.8%/年)。分析发现,高龄、体质指数(BMI)较高、一年内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是亚临床房颤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

校正多种变量后发现,亚临床房颤进展与心衰住院独立相关(HR4.58,95%CI1.64~12.80,P=0.)。亚临床房颤进展患者的心衰住院率为8.9%/年,而没有进展的患者其心衰住院率为2.5%/年。

此外,排除既往有心衰病史的患者(HR7.06,95%CI1.82~27.30,P=0.),或将亚临床房颤进展仅定义为>24小时的亚临床房颤(HR3.68,95%CI1.27~10.70,P=0.),仍可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主要研究结果。

亚临床房颤的危害

目前并无亚临床房颤的明确定义。临床研究一般认为,亚临床房颤为无或几乎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房颤,主要因体检、发生卒中并发症等情况发现。近年来,随着心内导管技术发展,心内植入式装置(CIED)记录到亚临床房颤的比例逐年增加。

既往临床研究显示,亚临床房颤是脑卒中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故早期在房颤高危患者中检出亚临床房颤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无房颤病史的一般患者来说,新发亚临床房颤事件发生率同样较高(10%~28%)。

MOST研究显示,与未检出无症状房颤者相比,CIED检出的无症状阵发性房颤(心房率次/分钟且至少持续5分钟以上)者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风险增加5.9倍,且其脑卒中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增加6.7倍和2.5倍。随后TRENDS和ASSERT研究相继证实,尽管各研究对房颤诊断频率和持续时间定义不同,但CIED检出的亚临床房颤与脑卒中、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风险明显相关。

亚临床房颤检测

既然亚临床房颤危害如此严重,如何有效检测到亚临床房颤呢?因亚临床房颤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传统12导联心电图及体表动态心电图对其监测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穿戴式长程心电监视器能连续72小时以上监测患者心电信息,故在不明原因脑卒中的房颤检测方面作用显著。EMBRACE临床研究显示,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的房颤检出和抗凝药物治疗指导方面,可连续记录患者30天心脏事件的穿戴式长程心电监视器,明显优于传统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而且与植入式心电记录系统相比,作为体外循环记录的穿戴式长程心电监视器的效益/成本比更高。

由此可见,CIED和穿戴式长程心电监视器对及时识别、检出无症状房颤作用显著,有助于早期指导抗凝药物和/或消融治疗,进一步降低血栓栓塞发生率。

参考文献

1.JorgeA.Wong,DavidConen,IsabelleC.VanGelder,etal.ProgressionofDevice-DetectedSubclinicalAtrialFibrillationandtheRiskofHeartFailure.JACC,,71(23):-.

2.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5):-.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田新芳┆美编柴明霞┆制版潘欢

↓↓↓点击"阅读原文"

田新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精细化
怎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