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临床上将血栓分红色血栓、白色血栓及混合血栓三种类型。“白血栓”肉眼观察下的颜色为黄白色,这种血栓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红血栓”肉眼观察为红色,体积比较大,主要是由红细胞聚集而成,房颤时形成的血栓就是“红血栓”。白色血栓和红色血栓是笔者要强调的重点,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白色血栓和红色血栓的用药情况。
01
不同类型的血栓,用药特点各不相同
上海交通大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立群教授提醒道:“以往对于红血栓和白血栓的宣传较少,大众认为血栓都一样,预防用药也应该一样,这是错误的,大家应该牢记以下三个要点:
①预防房颤导致的红血栓,应该使用抗凝药;
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白血栓,应该使用抗血小板药;
③如果用错抗凝药和抗板药,将起不到预防血栓的效果。
02
房颤要用抗凝药,但阿司匹林不能用
吴立群教授解释说:“房颤发生时,患者的心脏会处于颤动状态,继而心脏中血流变得无序,在维生素K的参与下容易凝结形成红色血凝块,俗称‘红血栓’。红血栓会随着血流流向大脑,堵塞大脑血管,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是常人的5倍①。所以,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阻止血栓形成是头等大事。”
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不尽人意,其原因在于:
1、用错药。调查显示,在确诊为房颤的患者中,仍有半数以上在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②。而阿司匹林并不是抗凝药,对于房颤导致的红血栓没有预防效果;
2、不用药,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比例仅为10%左右③,这个比例远低于欧美等国家。
03
华法林用起来很费劲,现在有新药了!
现在知道了,预防房颤导致的脑梗死,需要使用抗凝药,抗凝药中很多人都听说过华法林,但能正确且坚持服用它并不容易。
首先,华法林在使用剂量上难控制。剂量少一点,难以预防和控制血栓,剂量多一点,容易出血。医院检测,调整剂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其次,华法林容易和众多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因此要注意维生素K的摄取。可能有的人会说:“那我忌口不就了事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基本上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奶制品、肉类等都含有维生素K,所以很多患者难以坚持服用。
鉴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的不足,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安全性良好等优势,使患者更容易坚持服药。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对于保证房颤脑梗死预防效果至关重要,房颤患者一天两次服药可以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全新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胶囊有效避免了血药浓度的波动,达到预防脑梗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WolfPA,AbbottRD,KannelWB.Atrialfibrillationasanindependentriskfactorforstroke:theFraminghamStudy.Stroke;22(8):-8.
②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2(10):-50.
③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规范(),[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2(1):17-30.
来源:健康时报
延伸阅读
心脏病来袭,这7大信号要警惕!
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3种心脏检查的临床意义,最详细解读!心梗突发的8个典型症状,救治方法的4个要点汇总
CT、核磁、B超及磁共振这四种检查,巧比喻,易区别
运动也要讲方法,过度运动不可取!
放完支架,难受!莫慌!
那么多年的降压药都吃错了?高血压要注意这四点!
心梗发作,硝酸甘油能救命之外,还有谁是更优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