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症状 >> 正文 >> 正文

第三届房颤抗凝高峰论坛后华法林时代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0-13

3月27日,第三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大陆、香港、台湾房颤抗凝治疗领域的顶级专家济济一堂,就两岸三地房颤抗凝现状进行分析、解读,并通过真实可靠的房颤抗凝实践数据阐述他们的观点。

图1第三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高峰论坛启动仪式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影响,房颤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研究表明,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最核心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所有房颤患者而言,如果既往患有脑卒中或TIA,对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增高[1]。因此对房颤患者必须实施及时、有效、正确以及规范的治疗措施,达到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达比加群mg:亚洲人新型口服抗凝药首选

图2医院内科部心脏科主治医师江晨恩

医院内科部心脏科主治医师江晨恩首先回顾了房颤的流行病学,他指出,到年,亚洲将会有万房颤患者,欧洲和美国的总和是亚洲的一半。年因为房颤所导致的卒中将有万例。因而,房颤在亚洲乃至中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房颤患者的高卒中风险决定了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华法林取代阿司匹林的抗凝效果和地位受到认同,同时其高出血风险也得到循证证据、指南及实践经验的证实[2],即便华法林在房颤治疗中的使用剂量已经非常严格,但仍然无法避免高出血风险。因此,新型口服抗凝药应运而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远远超过华法林。

而在众多新型口服抗凝药中,达比加群的优势更加明显。RE-LY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大型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与传统的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mgbid可以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达24%,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目前未显示这一优势[3];

在安全性方面,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mgbid可进一步降低危及生命的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在亚洲,达比加群酯mgbid可进一步减少总死亡率、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和颅内出血事件。因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家建议,华法林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以达比加群为首的新型口服抗凝剂替代治疗的时代必然来临。

达比加群:具有最低的缺血性卒中风险

图3医院神经科、中风中心主任连立明教授

医院神经科、中风中心主任连立明教授介绍了他和他的团队做的一项研究,—年针对台湾40个医院共计3万例患者进行数据统计。数据显示,74%的卒中住院患者为缺血性卒中,其中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占了10%,房颤卒中住院率、病死率均高于非房颤卒中患者一倍以上。

尽管抗凝治疗已成为房颤患者的管理共识,但目前,全球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容乐观。此外,新型口服抗凝药均取得了与华法林非劣效的证据,部分得到优效证据,所有新药均有证据表明可减少出血性卒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4],无论是年5月FDA安全性报告Medicare分析、HumedicaHER数据库或是Hong-Kong医院研究均显示,在所有抗栓策略中,使用达比加群的患者具有较低的缺血性卒中风险。

而房颤引起的卒中治疗最关键的是防止发生再次卒中,而四类新型口服抗凝药中只有达比加群mgbid能够明显呈现出相对于华法林预防缺血卒中再发生的优越性。因此,ESC更新指南建议使用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考虑改为达比加群mgbid[5]。

达比加群在香港人群中具有更佳的风险/获益比

图4医院心内科陈柏羲教授

医院心内科陈柏羲教授指出。研究显示,达比加群在降低缺血性卒中作用上具有更佳的风险/获益比。

香港的房颤注册研究中将例CHA2DS2-VASc评分大于2分患者进行TTR分组,在第一区间,其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与未接收治疗的患者相近,意味着华法林治疗并未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即使在TTR控制最好的第四区间,卒中风险明显降低,但仍不如达比加群。而对于颅内出血风险,达比加群低于任何一组使用华法林治疗患者。

净获益方面,入选的例CHA2DS2-VASc评分大于3.17分患者中,将使用华法林治疗效果最差的患者改用达比加群,发现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净获益大。因而,对于亚洲房颤患者,达比加群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平衡使得其适合更宽范围的房颤患者使用。

达比加群:RE-LY中国数据显示是国人必然选择

图5中国医学科医院心内科急重症中心常务副主任、胸痛中心主任杨艳敏教授

中国医学科医院心内科急重症中心常务副主任、胸痛中心主任杨艳敏教授谈到,中国由于地域、抗凝观念及新出血的风险等特殊性,使得中国房颤总体情况有别于其他人群。

—年的一项全球性研究中,共纳入46个国家,中国也是其中之一。这项研究调查由于房颤相关疾病急诊入院的患者,不同国家针对房颤的治疗差异。

中国的例研究数据综合显示,栓塞风险越高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比率越高。但抗血小板治疗更适用于非心源性卒中,不能有效降低卒中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也受到质疑。同时,全球数据横向比较,亚洲人群栓塞的发生率和使用华法林的出血率均高于其他人群。

在RE-LY研究中入选的例中国患者数据中,76.2%的患者从未使用过华法林,其华法林INRTTR均数仅为55.7%。而在复合终点事件(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其他终点事件(缺血、出血性卒中)、大出血事件中,中国亚组结果均与全球结果保持一致,并在数值上均低于全球数据。

全球人群研究中,达比加群治疗产生消化道不良事件及大出血的风险高于华法林,但这一点在中国人群中并未有明显的体现。同样,在因消化道不良事件停药方面,中国的数据也远远低于全球和东亚其他国家。

对于严重不良事件,无论是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或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及总体严重不良事件方面,中国人群数据也低于全球数据。达比加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中国人群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医院急重症中心顾问专家朱俊教授在致辞中谈到,房颤作为预后较差的疾病,近年来受到了跨学科的重视,抗凝治疗成为两岸三地共同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