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心慌可能是房颤初期的主要症状,需警惕!
房颤,通俗来说就是心房颤抖。正常的心脏是有规律地跳动,“颤”就是心房跳得不规律了,原先心房、心室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只能由心室单独完成。房颤患者的心房每分钟颤动的频率可高达次~次,使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导致心悸、眩晕、晕厥、气短、胸闷等症状。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有房颤家族史的患者,包括肥胖和鼾症(夜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都应该坚持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心电图。如果症状发作频繁还可以选择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一般都能通过这些常规检查确诊房颤。一旦有胸闷、心悸不适的症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和治疗。
提醒:当发生心慌、心悸等疑似症状,医院做心电图,就能确诊是否有房颤。
提问房颤是老年人才要担心的事?错!数据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以往,房颤者以老年人为主,可近年门诊中青年患者并不鲜见,尤其是高节奏工作状态的人群,更易中招。
抽烟、酗酒、熬夜、加班等不良因素,不断加重年轻人的心脏负担,诱使房颤提前发生。
提醒:中青年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适当减轻工作压力,调整饮食习惯,定期体检。
提问房颤为啥会引起脑卒中?房颤无小事!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心房血液淤滞,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就会导致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
房颤是脑卒中这头“猛虎”的诱饵,会将脑卒中的风险提高5倍,且房颤相关性卒中会比其他病因引起的卒中危害更严重,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所以,房颤者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减少中风的风险和危害。
提问房颤治疗只有通过服用抗凝药物吗?由于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有90%来源于左心耳,临床上,通过介入的方法,对左心耳进行封堵,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房颤的发生,该手术目前已用于代替华法林的治疗,且效果明显优于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的治疗。高风险人群,以及中风合并有房颤史的患者,不妨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来预防中风的发生。
最后再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来了解房颤的危害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吧!
音频制作、综合整理:意敏、张建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