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三附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李波医生及其电生理团医院方冬平教授合作,成功为2例房颤患者开展了射频消融术。
患者张某,男,72岁,诊断为持续性房颤,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脑栓塞,入院后心内科团队详细分析了该患者病情,尽管诊断明确,但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如不及时进一步治疗,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将进一步恶化其心功能,可能再次引发器官栓塞。为了帮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心内科团队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决定为其实施治疗房颤最新、最先进的方法——三维立体标测下的环肺静脉电隔离。经过两个半小时,成功将困扰老人多年的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
患者袁某,女,48岁,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反复出现心悸、乏力、出汗,且患者服用多种抗心律失常无效,且心脏已经变大,心脏功能已经受损,患者自述生活质量已经严重下降,甚至放弃了生活的希望,2月前于新医三附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行射频消融术后,2个月来未再发作。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要症状是心慌、乏力及胸闷,常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心脏病变的正常人,最重要的是房颤患者的潜在血栓栓塞风险很大,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
传统的房颤治疗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患者易出现脑栓塞、肺动脉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致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来随着新的医疗技术及医疗装备的不断革新,房颤的射频消融术应运而生,而三维电解剖系统的出现,让房颤手术更加直观、安全、有效,且介入治疗技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安全有效,近几年为广大房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新医三附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自年开展了新乡市首例房颤的消融术,至今为止多次成功开展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这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新医三附院心内科介入治疗水平再攀新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治疗技术将为新乡地区的房颤患者康复带来便利和福音。
李波简介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新医三附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心电生理学会会员,新乡市介入专业委员会电生理专业组副组长。医院进修心血管介入治疗1年。在新乡市率先开展了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术、三维标测下特发型室速的射频消融术,在新医三附院率先开展了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术。
擅长: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术。
健康—(门诊)
—(病房)
24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