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气温下降,房颤发病患者也增多。“气温突变对心血管影响很大,要警惕房颤引起的心肌梗塞、脑卒中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12月20日,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漠水表示,如果出现持续心慌、胸闷等症状,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否因为房颤所致,以便及时治疗。
案例36岁小伙心慌头晕
体检查出阵发性房颤
“之前没有什么症状,没想到经常心慌也是病。”日前,来自昌江黎族自治县的杨先生,因为体检时跟医生说了自己最近老是感到心慌,随后医生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最终发现患上了阵发性房颤。
12月19日,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漠水主刀,为36岁的杨先生做了房颤消融术,目前预后良好,今后他的生活可回到正轨。
心跳乱了节奏,对人的生活影响很大。陈漠水表示,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房颤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外周血管栓塞、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等,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最新欧美指南指出,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2倍,其导致的心力衰竭是正常人的3倍,脑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2-7倍。
脑卒中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就是房颤。房颤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国人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约占一半。而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将患者的脑卒中危险提高了5倍。脑卒中发病中,大约有20%归因于房颤,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卒中。
提醒房颤是健康“隐形杀手”
莫名心慌要就诊
“心脏像一个发动机,患上房颤后心跳的节奏乱了,发动机自然不能正常运转。”陈漠水说,人的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如果心房跳动不规律,则会带动心室不规则跳动,导致心律失常,继而发生房颤。
然而,房颤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人察觉,发作时容易引发中风、心衰等严重后果。随着我们的社会进入老龄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尤其危险。其可怕之处在于,房颤容易导致心脏长血栓,血栓脱落后会发生栓塞并发症。
“出现莫名的心慌、胸闷等心脏不舒服的症状,要及时就诊,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车,看看是否为房颤所致。”陈漠水提醒,心慌、胸闷是房颤最常见的症状,有的患者可以感觉到自身脉搏不整,或心跳不规律,个别严重者甚至有头晕、晕厥、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因此,要定期检查,要重视心脏发出的信号,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甲状腺功能、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进行确诊,及早就医。
建议房颤是健康“隐形杀手”
莫名心慌要就诊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可以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增加死亡率。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呢?
陈漠水表示,患上房颤无需太过担心,及时治疗,心脏完全可以恢复正常,房颤消融术是最有希望的维持正常心律的办法。对于某些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房颤的患者,通过做射频消融手术,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现医院都开展这项手术。对于无需手术或不具备手术条件的病人,需要控制心率。
此外,经临床研究证实,利伐沙班、华法林可以大大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是房颤患者预防中风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陈漠水提醒,气温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大。冬季也是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季节,要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进行体力活动及常规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肥胖,戒烟限酒,学会识别脑卒中预警症状和应对方法。
此外,医院也将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项目,有效提高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从而有效降低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
陈漠水表示,今后将开展社区教育,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加强对房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并向广大群众科普房颤预防知识。
名词解释: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年Einthoven发明了心电图机后,Lewis便清楚的记录了房颤发生时形态不一且不整齐的颤动波(f波)。
来源:南国都市报记者:王洪旭
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吴雅菁实习生:吉敏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