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阵发性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NCF2017朱鲜阳谈先心病合并房颤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1-27

左心耳封堵(LAAC)是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有高危脑卒中风险且不能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那么,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LAAC是否也是一种选择呢?在第21届东北心血管病论坛(NCF)上,医院朱鲜阳教授通过一步步分析,告诉我们对于合适的先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同时行LAAC是可行的,并且介绍了她的相关经验。

图朱鲜阳教授报告现场

”一、房颤与脑卒中流行病学数据显示,55岁以下人群房颤发生率为0.1%,80岁以上人群增加至8%~9%。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较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年卒中风险为5%,50~55岁房颤患者年卒中率为0.1%,80岁以上房颤患者年卒中率为23.5%。二、先心病与脑血管意外先心病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非紫绀型先心病患者比普通人群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10~倍,紫绀型先心病患者又比非紫绀型先心病患者高10倍。欧洲及加拿大统计数据显示,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在成人先心病患者为2%,法洛四联症(TOF)术后患者为2.4%,未经治疗的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为4%而术后降至1.4%,艾森曼格综合征(ES)患者为5.1%,紫绀型先心病高达23.3%。在各种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原因中,先心病合并房颤是常见原因之一。一项法国研究显示,卵圆孔未闭(PFO)合并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4年后,单纯PFO患者卒中复发率为2.3%,PFO合并房间隔膨胀瘤(ASA)患者卒中复发率为15.2%。三、先心病与房颤房颤是55岁以上法洛四联症(TOF)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先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率均较高,包括术后患者,ASD闭合多年后仍有25%的患者出现房颤。研究显示,1/3的先心病心律失常电复律患者,10年后仍会出现房颤。一项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先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率为31%。40岁以上ASD患者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60岁以上ASD患者房颤发生率高达52%。提示在ASD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大,房颤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四、房颤与脑卒中当房颤频率为~次/min时,患者左心房内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年发生率约为1.9%~18.2%,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6倍。因此,房颤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预防脑卒中。五、房颤治疗及预防脑卒中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相关脑卒中的常用策略,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合理的抗凝治疗能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欧美指南推荐维生素K拮抗剂和抗血小板治疗来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预防房颤卒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均有其各自的问题。2、射频导管消融持续性房颤的导管消融结果尚不尽如人意。荟萃分析显示,非阵发性房颤单次导管消融的1年成功率仅为50.8%,多次消融也仅升至77.8%。AHA/ACC/HRS房颤指南中,对1种Ⅰ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且持续时间长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作为Ⅱb类推荐。1年以上的持续性房颤但无明显心悸等不适症状者,不推荐导管消融治疗。3、左心耳封堵LAAC是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方法之一,年欧洲指南推荐LAAC用于有较高卒中风险和对长期口服抗凝药有禁忌证的房颤患者(Ⅱb类推荐,B级证据)。年美国SCAI/ACC/HRS联合颁布的LAAC专家共识中,推荐LAAC用于无法接受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高危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因此,LAAC是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新方法。六、先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LAAC目前关于先心病房颤患者进行LAAC术的文献报道较少。年Francesco等报道1例PFO合并房颤患者,因短暂性脑缺血病史且无法耐受抗凝药物治疗,接受同期LAAC与PFO封堵术,初步证实该技术可行,手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较好。年Dezsoe等回顾51例PFO合并房颤患者,也是同时接受LAAC和PFO封堵术,成功率达到96%。年Ignacio等报道1例患者为接受过二尖瓣置换术及房间隔修补术的持续性房颤,因房间隔修补缝合处开裂,并且不能长期应用口服抗凝药,为预防脑卒中同期进行LAAC和ASD封堵术获得成功,随访期间未见相关并发症。Sameer等的报道,将ASD/PFO合并房颤行LAAC的患者分为3组:先行LAAC择期再行ASD/PFO封堵组;同期先行LAAC再行ASD/PFO封堵组;先行ASD/PFO封堵择期再行LAAC组。各组介入手术成功率均为%。第1组有两例出现心包填塞并发症,行心包引流后好转;第2组有1例穿刺点出血,并发症均较少。七、中国经验在最后,朱鲜阳教授介绍了他们中心的ASD/PFO合并房颤患者行LAAC的情况。1、患者入选标准1)先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房颤发生时间超过3个月,且非风湿性瓣膜病所致;2)年龄18岁;3)非瓣膜性房颤的卒中风险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1分;4)房颤出血评分系统HASBLED评分≥3分;4)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或无法长期服用华法林,可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5)同时符合ASD/PFO介入封堵适应证,既往外科房间隔修补或人工补片修补术后不是禁忌证。2、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术后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显示:1)封堵器边缘均未见血流束;2)无心包填塞、血栓、出血等并发症;3)术后抗凝治疗方案为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共6个月,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4)3个月后均重复食道超声检查,未见血栓和残余分流。3、总结经验朱教授总结ASD/PFO合并房颤患者行LAAC相关介入治疗的经验如下:1)先心病合并房颤较难矫治,终生抗凝难以坚持,可植入左心耳封堵装置,装置尺寸选择比植入部位大3~5mm;2)固定输送鞘管,输送鞘管塑形有利于稳定植入,减少放射线造影时间和封堵器更换频率;3)残余血流束宽度5mm,不能完全封闭左心耳,仍有血栓形成的可能,需要术中调整位置或更换大封堵器;4)ASD/PFO合并房颤患者可同时植入封堵器,操作安全疗效好;5)需选择有效的抗凝方案,加强术后随访。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许慧┆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儿童会患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