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内一科
张翔
什么是房颤
1.房颤是以一种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快速性心律失常。
当发生房颤时,心房无规律颤动,不能正常的收缩舒张,有的心房电活动能下传心室引起心室收缩,有的则不能,导致心跳十分不整齐,自我感觉心慌、头晕等不良感觉。
2.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心房颤动波(f波),RR间期绝对不规整。
3普通人数脉搏可以帮助发现房颤,脉搏可表现为时快时慢,毫无规律,如有此类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房颤的发病率
房颤是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房颤患病人数约万。
预计到年,中国60的人口中房颤患者将达到万。
如此可见房颤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
房颤的有哪些危害
1.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脑卒中及其他部位血管栓塞
大部分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没有症状,多数患者可能不积极治疗。但是房颤对对人危害很大,最大的危害是脑卒中和其他部位血管栓塞,其中脑栓塞最大,约占80%,外周血管栓塞约占20%。房颤患者,由于心房不能规律的收缩舒张,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可栓塞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其中栓塞在脑血管的概率最大,危害也最大,可导致脑卒中甚至猝死。
2.其他危害包括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诱发和加重心衰等。
房颤的治疗
第一位:抗凝治疗
指南指出抗凝治疗为房颤第一位的治疗。抗凝治疗可使卒中风险降低60-70%。国际上公认的卒中风险评估系统CHA2DS2-VASc积分和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系统可以用来指导医生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根据CHA2DS2-VASc评分,ESC指南指出男性积分2分,女性积分3分需要抗凝药物治疗。1分可用阿司匹林或者抗凝治疗。0分不需抗栓。
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3分出血风险高,需谨慎抗凝。0-2分为出血低风险
中国CHA2DS2-VASc评分≥2房颤患者的抗凝药物的使用率远低于亚洲、欧洲国家。而究其根源,取决于社会文化、经济等的宏观影响及医生、患者的健康素养较低
抗凝药物:
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有很久远的应用历史,但是该药和很多食物药物有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在服用期间需要经常抽血化验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控制INR在2.0-3.0之间(对于国人非心脏瓣膜病专家建议为2.0-2.5),才能既减少出血风险,又能有效抗凝。因为这一弊端,导致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不佳,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依从性更不行。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常用的有利伐沙班及达比加群,不需要检测INR,但价格比较贵。
第二位:心室率及节律的控制
?转复并维持窦律:
包括药物转复及导管消融手术。导管消融手术是目前唯一能根治房颤的治疗,对于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在80%以上。对于出血风险高的,不愿意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可选择导管消融手术。
?控制心室率,改善生活质量,常用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等。
房颤的预防
虽然目前房颤的发生机制研究尚不明朗,但是综合管理合并症,健康生活方式可起到预防房颤的作用。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戒烟戒酒,减轻体重,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接受氧疗,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房颤。
讲者介绍
张翔心内一科主治医师
曾于国家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心脏电生理与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专业及冠心病介入治疗专业。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