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阵发性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6期广东江门站,房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20-7-23
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zg/140117/4328656.html

9月1日,第6期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在江门继续进行,清晨江门下起瓢泼大雨,但丝毫未影响临床医生们的参会热情,现场座无虚席。医院张高星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就房颤的药物治疗、术后复发处理及围术期的抗凝策略等多个话题进行深入沟通和讨论。现场参会医生也踊跃参与提问,场面热烈与屋外的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会议现场。

开幕致辞

马长生:强化房颤患者综合管理

马长生教授致辞。

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组组长、首都医科医院马长生教授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对房颤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房颤患者更多死于心衰、心梗及脑梗塞等因素。因此,在做好抗凝、导管消融治疗的同时,更要加强患者综合管理,特别是围绕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健康生活方式等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房颤管理。另一方面,希望临床医生有更强的房颤综合管理概念认知,以及具有更高的房颤治疗率,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房颤疾病综合管理专题

薛玉梅:房颤合并心衰的治疗

薛玉梅教授作报告。

医院薛玉梅教授详细讲解了心衰合并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策略。她指出,心动过速心肌病疑诊或确诊患者,导管消融有利于恢复心脏的收缩功能。同时,对房颤尽早的干预,有助于逆转导致心衰的病理生理改变。此外,Hybrid(一站式或分步式)导管消融对持续时间长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成功率可能更高。

詹贤章:房颤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詹贤章教授作报告。

医院詹贤章教授指出,房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有多重选择,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其中,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以控制房颤危险因素、节律和室律等为原则,最大限度发挥药效。而导管消融、内外科杂交手术、左心耳封堵术等非药物方式,在治疗过程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房颤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多种复杂情况,选择个体化诊疗,以提高患者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何建桂:房颤导管消融复发原因及处理

何建桂教授作报告。

医院何建桂教授指出,房颤导管消融早期复发的原因为肺静脉未完全隔离、术后左房组织急性炎症反应、隔离肺静脉恢复传导、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心房基质改变、消融后效应等,其处理策略则包括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或秋水仙碱)、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早期电复律等。

同时,晚期或非常晚期复发的处理策略,应根据其发生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因肺静脉传导恢复引发,处理应对肺静脉再次电隔离;因非肺静脉触发灶引发,则应寻找触发灶并消融;医源性相关(房颤术后房速/房扑)的原因,处理应寻找房速/房扑关键峡部并消融;还可根据房颤术后复发的其他预测因素判断处理。

黄晓波:房颤导管消融适应证

黄晓波教授作报告。

医院黄晓波教授指出,导管消融治疗房颤从有到无,取得较大突破,适应证不断被拓宽,已经成为房颤的一线疗法之一。治疗之前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含有相关的心脏疾病、肥胖、年龄及房颤持续时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争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安全倍增专题

唐安丽:房颤导管消融患者围术期抗凝策略

唐安丽教授作报告。

医院唐安丽教授介绍,导管消融的过程中,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术后压迫止血、卧床,使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会增加血栓风险。或者,术中损伤内膜,激活凝血系统、活化血小板,会使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因此,围术期抗凝必不可少。

唐安丽教授还特别强调,房颤消融术后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zfxfczz/4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